(老中医瞧病开药方,乔氏精心细调理;耿老爹身体渐康复,小青找机会近耿正。)
耿老爹已经在地铺上躺了整整三天了。尽管腰腿和胳膊慢慢地轻松了一些,但却感觉浑身酸痛起来,一点儿劲儿也没有。心想,自己的身体一贯都是很健康的,即使头痛脑热的小毛病也不常见。可这次是怎么了,莫不是得了什么大病?这心里边一旦开始焦虑起来,身体就更不得劲儿了。躺到第四天,竟然发起烧来,饭量也大为减少。
这一下大家都着急了。乔氏赶快请来一位老中医为耿老爹瞧病。老中医经过“望、闻、问、切”之后,胸有成竹地对大伙儿说:“放心,并无大碍。只是因为劳累过度,再加上通透大汗之后受了风。只要以芫荽、生姜、红糖熬汤,大量地趁热服下,使之充分发汗,并避风几日。同时,还需要煎几副中药调理一番,再静养一段时间即可痊愈了。眼下如果不想多吃饭,不必勉强,只要多照顾喝些水就可以了。”
大家方才放心。
老中医当即开了药方。乔氏给耿正带了一些银子,让他陪同老中医前去抓药,自己赶快做芫荽、生姜、红糖水去了。
当日午饭前,耿老爹一口气趁热喝下三大碗芫荽、生姜、红糖水,然后蒙上被子出了一身的大汗,高烧退了一些。乔氏吩咐耿正兄妹仨:“老中医让避风几日,你们可要好生照顾啊!”
大家点头。耿正说:“娘娘放心,爹有我照顾呢!”
中午,耿老爹还是没有食欲,只是又喝了三碗芫荽、生姜、红糖水,就继续睡觉去了。临到傍晚,才勉强喝了一碗新熬的两米稀饭。
好好地睡了一个晚上后,耿老爹略感轻松一些了,基本上不再发烧。
以后几天,细心的乔氏尽量变着花样儿给耿老爹做一些可口的饭菜,并且一早一晚亲自按时煎药。耿家兄妹,尤其是耿正,一步不离细心照顾着爹爹……
真正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三天以后,耿老爹的身体才慢慢恢复起来。
又过了两天,抓的中药已经全部服完,耿老爹感觉身上有些劲儿了,就提出来想去街上走一走。
一听到爹爹说要出门,耿直自然是一定要跟着的。
耿正也准备去,耿英说:“哥,这几天你照顾咱爹很累的,有我和小直子跟着就行了,你自己歇着吧!”
耿老爹也说:“有你弟你妹跟着就足够了,你自己歇一会儿吧!”
耿正想一想说:“也好,那我就自个儿睡一会儿喽!”
目送弟弟和妹妹陪着爹爹出门儿去了,耿正转身回来掩上屋门,侧身躺在地铺上试图能够睡着一会儿。
乔氏这些天也怪辛苦的。想到绣花用的丝线不多了,正好出去买一些,顺便也走一走。看这爷儿三个出了门,就对小青说:“姆妈也想出去买些绣花线呢,你去不去?”
小青说:“我就不去了吧。最近一直很忙,我那块儿绢子还没有绣完呢!”
乔氏就自己去了。
现在,家里只剩下耿正和小青两个人了。小青的心里既高兴,又不安。她很想借此机会和耿正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她拿着那块儿还没有绣完的丝绸手帕,在西边屋里的地上转两圈又坐下,刚坐下了又站起来,哪里还有心思继续绣下去!
仔细听一听,东边屋里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心想:难道说耿正真得这么快就睡着了?又一想,不对呀,哪里有半上午就瞌睡的道理呢!于是,她轻手轻脚地来到过厅里,隔着门再仔细听一听,好像耿正翻了一个身。小青的心里飞快地琢磨着,怎么样才能引起耿正的注意来呢?
有了!只见她转身轻轻地返回了西边的屋子里。突然将一把椅子踢倒,自己也“扑通”一声跌坐在了地上,随即“哎哟!”惊叫一声。
这一声惊叫把东边屋里的耿正给吓得一个愣怔。他本来就睡不着,正在想着千万里之外的故乡呢。听到西边屋里的声响和小青的惊叫,赶快爬起来就往门外冲去。
西屋的门大敞着,小青还坐在西屋门里边的地上,一把椅子倒在一边。
耿正站在门外着急地问:“小青姐,你感觉如何?腰腿能动吗?如果能动,我扶你起来;如果痛得厉害,千万不要乱动,我去叫懂得骨伤的人来!”
看到耿正着急和认真的样子,小青的心里感觉暖暖的。她小声儿说:“不要紧,能动呢,也不太痛。你快扶我起来呀!”
耿正这才跨进门来伸出手去欲扶着小青的胳膊让她起来,但小青已经伸出手来,耿正只好让她扶着自己的手站起来。看到小青动作自如,耿正放心了。他扶起倒在一边的椅子,又看看床边上放着的一块儿即将绣完的鸳鸯嬉水丝绸手帕,狐疑地问:“小青姐,你怎么回事?不坐在床边上绣花,倒给摔倒在门口了?”
小青满脸飞红,不好意思地说:“我想踩上椅子打开门顶窗呢,不小心给摔倒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