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夜幕悄然降临,寒风呼啸着掠过清风城的街巷。林逸轩独自坐在温暖的餐厅里,品尝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突然,苏醒仁匆匆推门而入,脸上洋溢着难掩的兴奋。
“公子,金光城已经拿下了。”苏醒仁压低声音汇报,随即又皱起眉头,“只是,金光城属于浩银王国,就怕那边会有异议。”
林逸轩轻轻放下汤匙,目光平静地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色。“无妨,”他淡然道,“水来土掩,自有应对之策。”
苏醒仁松了口气,又补充道:“对了,金光城的军师想要见您。”
林逸轩微微挑眉,“哦?带他去书房等我。”
用过晚膳,林逸轩踱步来到书房。烛光摇曳,映照出一个身影。那人见林逸轩进来,立即跪下行礼:“下官王诩,见过林公子。”
林逸轩打量着眼前的男子,不动声色地问:“你就是金光城的军师?有何见教?”
王诩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下官想效忠公子。”
“效忠我?”林逸轩轻笑,“那也不必专程来见我,不是吗?”
王诩沉默片刻,又问:“下官斗胆,想问公子所图为何?”
林逸轩走到书案后坐下,提笔蘸墨,在宣纸上缓缓写下一个“仁”字。 窗外寒风呼啸,卷起几片枯叶拍打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更衬得书房内静谧异常。 他并未直接回答王诩的问题,而是将写好的字展示给对方,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我希望这片土地上,人人平等皆可温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他顿了顿,笔尖轻点在“仁”字上,墨迹晕染开来,“我所求的,并非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是这天下真正的太平盛世。”
王诩闻言,眼中精光大盛。他再次跪下,声音低沉而坚定:“王诩愿侍奉主公一生,助主公完成宏愿。”
林逸轩伸手扶起王诩,笑道:“爱卿不必如此。来,坐下细谈。”
烛光下,两人开始了一场漫长而深入的对话。他们讨论了如何巩固新占领的金光城,如何应对浩银王国可能的反应,以及如何在这个世界逐步扩张势力。王诩提出了许多精妙的建议,而林逸轩则时不时透露出一些超越这个世界的先进理念。
随着夜色渐深,两人的谈话愈发热烈。他们讨论了科技发展、军事战略、政治体制等诸多话题。林逸轩的目光中闪烁着野心和智慧的光芒,而王诩则展现出了惊人的洞察力和谋略。
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两人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场畅谈。林逸轩看着疲惫但兴奋的王诩,心中暗自点头。他知道,自己找到了一个可靠的智囊。
金光城的街道上,行人匆匆,车马穿梭。林逸轩与王诩并肩而行,两人时而低声交谈,时而驻足观察。
“主公,这条街上的店铺比上月多了不少。”王诩指着一家新开的布庄说道。
林逸轩点头微笑:“是啊,百姓安居乐业,城市自然繁荣。”
他们来到新建的水泥厂前,工人们正在忙碌地装卸原料。一位老者认出了林逸轩,激动地上前行礼:“多谢大人给我们提供了工作机会。”
林逸轩温和地扶起老者:“不必多礼。大家安心工作,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随后,两人来到玻璃厂。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设备。
“主公真是高瞻远瞩,”王诩赞叹道,“这些新兴产业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能促进城市发展。”
林逸轩微微一笑,没有多言。他们继续巡视城中各处,所到之处,百姓们都投来敬仰的目光。
傍晚时分,两人回到清风城。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取代了曾经泥泞的街道,行人脚步轻快。
“主公,清风学院的学生们都在盼着您的课呢。”王诩提醒道。
林逸轩点头:“是该去上课了。教育是立国之本,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走进教室,学生们齐声问好。林逸轩站上讲台,开始讲授数学知识。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学生们听得入神。
下课后,一位学生小心翼翼地问:“林校长,我们什么时候能学到更高深的知识呢?”
林逸轩温和地笑道:“循序渐进,日后你们自然会接触到更多新知识。现在,先把基础打牢。”
夜幕降临,林逸轩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王诩悄然来到身边,轻声道:“主公,您的雄心壮志已初见成效。”
苏醒仁在一旁附和道:“是呀,公子你这真是实现了百姓安居乐业呀”
夜幕低垂,清风城的灯火如繁星点点。林逸轩站在城墙上,目光扫过城内繁华景象,嘴角微扬。
“苏醒仁,”他轻声唤道,“明日在城内张贴招兵告示。我们需要一千人,金光城也是如此。”
苏醒仁恭敬应答:“遵命,公子。不过…”他犹豫片刻,“一月一两银子,会不会太…”
林逸轩淡然一笑:“无妨。王军师,金光城那边就劳烦你多费心了。”
王诩微微颔首:“主公放心,属下定当竭尽全力。”
翌日清晨,阳光洒落在清风城的街道上。招兵告示刚一张贴,便引来众多青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