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汉功绩(1 / 2)

「使君何事相求,刘氏宗族定竭尽全力助之!」

刘元暗地里咬了咬牙。

不管刘备提出什麽要求,先应允再说。

难得有机会与他打好关系。

念在倾力相助的份上,说不准还能挽回,以前对宗族较差的印象。

「刘公何须如此,备知行事要多仰仗及提携宗亲,毕竟是自家人。」

「何况你我同出一脉,皆中山靖王之后,就更需要相互扶持了。」刘备轻拍了对方手臂,自然也能看到刘元的担忧。

怕是把他当成来算帐的人了。

其实只要刘氏宗族,在后边别脑子发热,站错队。

他也会效仿高祖,剖符为信,封立有功勋的宗族子弟为县侯,使其世世勿绝。

刘备很清楚豪族与豪族间的诉求,都不尽相同。

不能简单地把他们看作成整体,需要将他们分化,尽可能的拉拢多数,去打击少数。

先前与他交恶的豪强,都变得战战兢兢,生怕刘备带着向他靠拢的豪族,将自己分食了。

豪强之间也有三六九等,尤其是与士族仅一线之隔,却又挤不进去的,上进心格外地强。

只因举荐权掌握在士人手中,士族之间举荐孝廉,名额本来就不多。

更差的中下层乡里豪族,只能眼巴巴地望着。

刘备则可以给他们机会。

放开口子,给予豪族上升通道。

然后在士族与豪族的力量,都被黄巾削弱的地方,利用靠拢的豪族,慢慢逐步渗透,悄然在百姓与豪族之间创建一个新的军功阶级。

后来的历史已证明,若太依赖士族和豪族,就很容易出现反噬。

在中间拥堵,两头空的情况下,上层与底层有连接,才能平衡住中间的阶级。

威慑其不敢轻举妄动。

刘备望向地头里劳作的贫民,有不少人是活不下去才徒附刘氏的。

时不时抬头瞥向这边,好像在看什麽人。

也是时代的常态,特别在战乱时期,势力强大的士族和豪族,容易被走投无路的百姓依附。

且多为外乡流民。

为其农桑,虽然劳苦,但好歹能吃口饭,勉强活下去。

豪族还会主动隐瞒这些人口,为的就是逃避赋税,只有等到朝廷强盛时,才能强行令他们将人口放出。

眼下除去平原的豪族部曲徵调较少,其馀都被刘备在征战中藉机抽取大半。

刘备瞧着田里的贫民,顽笑道:「即便是宗族,也不可偷避赋税,被查到了可要重办的。」

「没有没有。」刘元头摇的像拨浪鼓。

赶紧连连否决。

就算有,这个时候也不敢直接承认,谁敢这麽头铁?

刘备只是随口提一句,倒没有再多问。

他此次前来主要就是借粮。

也不再多说,遂扬起手中马鞭,朝指东面笑道:「刘公盛情相助,备便坦诚相告了,实不相瞒乐安有数县尚粮食短缺。」

「听闻刘公良田最广且收成不错,还需多帮衬,解州民饥饿之中。」

刘元舔了下嘴唇,沉声说道:「既然州民苦难至此,刘氏决不视目无睹,待我留下宗族饱腹之粮后,其馀皆运往乐安,救饿解灾!」

刘备闻言,不由有些愣住,随口探问道:「是否太多了?听闻宗族存粮虽不少,但总要给自己留些。」

被刘元断然挥手拒绝。

接着他又行揖道:「听说使君尚缺工匠,刘氏虽力量微薄,却也愿献出匠工两百人。」

刘备听着吃惊,这老家伙平时小气。

关键时,竟如此果断下重本。

叫他不禁刮目相看。

「不过…我有个微小请求,还望使君能答应。」

刘元图穷匕见,却故作苦笑道:「使君,刘和那小子任侠气节,能排难解忧不假。」

「但我刘氏还有更多翘楚之才,供等使君驱驰,独木不成林,虽取得良木,可切莫忘记后边,还有片广袤林海。」

刘元双手撑开,比划说道。

他已经把老脸豁出去了,不毛遂自荐,宗族何时出头。

这是作为一族之长,必须为宗族做的事情。

刘备恍然。

老家伙虽吝啬小气,但还有点责任心。

遂答应道:「刘公放心,各郡诸曹有不少掾史吏空缺,待考核后当量才以用。」

收可以收下,但规矩不能破坏。

须要走流程,按照定下的规章制度办事。

刘元年岁不小,精通世故,听出了刘备的言下之意。

赶紧肃然说道:「定当如此,玉不琢难成器。还请使君对宗族更严厉几分。」

好一个老狐狸。

刘备见他打蛇随上棍,不觉感到好笑。

对什麽人才会严厉?

只有对自家人,才会管得更严。

意思是告诉他,别担心,放心的用,都是自己人。

刘备问道:「录补多人?」

老家伙咬咬牙,默了默说道:「七十三人!」

豁出去了,把家底全压上。

想想长沙王一脉,出了光武皇帝,受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