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正月十三日大赦天下。
十六日,刘协在长安举行加冠礼,改年号为兴平。
为了拉拢袁氏特下诏,擢升袁绍为右将军。
袁本初收到诏书不为所动,他早就承制刻印升迁自己为车骑将军兼领冀州牧,拥有开府权。
况且他所谓的奉朝廷旨意,一直都是装装样子,谁不知道袁氏连天子都想废立,难道还会接受小儿天子的拉拢吗?
袁绍接过诏书看完后,随意地摆在案桌。
要不是刘虞不明事理,他早将刘协给废了,若能擢升他为大将军,许还能装出恭敬的样子。
一个右将军,「哼……」
袁绍冷笑一声,抬头看向底下众多幕僚问道:「如今公孙瓒北逃回幽州,在与刘虞和乌桓蹋顿交战,你们说我是削草除根好,还是放任他们三方互斗,等精疲力竭时,再一举拿下幽州?」
辟为监军的沮授行礼道:「幽州形势复杂,不妨坐山观虎,让他们相互残杀,过一两年粮草不济人困马乏时,皆可轻易擒获之。」
袁绍欣喜笑道:「公与之谋和我心意相通。」
又追问道:「依你所见,今年是该讨伐青州,还是替曹孟德夺回东郡?」
沮授熟虑了下,说道:「应当攻伐青州平原郡,若能得平原则东郡可复,那时青州道路不通,政令不行,兵卒不进,收取东郡易如拾芥。」
郭图不想沮公与专美于前,也赶紧说道:「袁公拥冀州之众名重天下,如今军卒数万计,有强弩万张,船数百艘,当整兵擂鼓进取河北各州。」
「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汉室久衰无以继复,时下四海鼎沸,当有非常之人,立非常之功,平治天下此计为之最善。」
郭图摇头晃脑鼓吹了袁绍一番,让他心里极为高兴,忍不住喝彩道:「好,公则不愧为我的良佐,实有张子房之才。」
袁绍诚挚道。
他就是喜欢郭图这种,又能做实事还能读懂他内心的幕僚良才。
沮授虽然也不错,但总感觉说的话少了点什麽。
辛评也十分高兴,挺身说道:「兵书之法云:十倍围之,五倍攻之,敌将无法抵挡,今以袁公之神武,跨河朔强劲军旅,以讨伐刘玄德,犹如手到拈来。」
「今不取之,后难图也,应当急攻平原再下青州。」
只有真正接触过刘备的人,才能明白辛评对刘玄德的忌惮从何而来。
他在众多同僚以及袁公面前,从来没说假话,也并非恼羞成怒就怀恨在心。
而是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大敌,对比公孙瓒之流,充其量不过英布丶彭越之徒罢了。
自家兄弟辛毗也是略懂的,可惜当初被众多名士说他年轻见识少,也就不再谈刘玄德。
以至辛评在同僚面前孤掌难鸣,只要他多夸刘备几句,想让袁公多注视一下,千万不要放任大敌成长,许攸就连同荀谌跳出来怼他。
好在许攸现在不在邺城,临时去了冀北,不然又要站出来跟他唱反调。
袁绍望着众心腹幕僚,纷纷赞成他攻取青州,于是也不再犹豫,拍案而起道:「既然如此,那就三月过后开武库调甲兵,御统胡骑千群,席卷旌麾赴征平原,击破刘玄德,定齐鲁之地!」
荀谌丶辛评丶郭图丶沮授丶审配丶田丰丶辛毗丶逢纪等掾吏伏身揖之,异口同声道:「当先为袁公贺!」
……
袁本初在邺城大肆调兵遣将,徵调粮草的消息根本瞒不住。
消息从东郡传至平原,刘备除了传书给关羽丶张飞严加提防外,也找来众人开始商议。
郭嘉建议道:「平原郡防守不易,不如先主动出击,既可破敌锐气,还能稳定青州人心。」
荀攸上前笑道:「我与奉孝所见略同,袁绍率军其势汹汹,想鼓足干劲攻城,使君可将气势破除,士气必然衰落。」
「敌兵不得安,我军则取其逸。」
郭嘉凝思说道:「在甘陵郡国擐甲对敌,袁绍能够从容在各郡调拨粮草与民夫,将重演公孙瓒旧事。」
「倒不如从东郡进军,威逼魏郡兵锋直抵邺城,袁绍心急意乱,若忙中出错便能破敌。」
同样来议事的牵招,皱眉头问道:「东郡出兵虽不差,但曹孟德还屯军濮阳,邻近的陈留丶东平丶济阴三郡,要趁机偷袭扰乱后方,玄德岂非两面遭受围攻?」
郭嘉闻话付笑道:「此事简单,曹操与吕布在城中相处数月,积累了不少矛盾。略施小计就能导致两军火并,使君分兵一部便能夺下濮阳城。」
「濮阳一丢,东郡尽在手中,刘岱虽是名士却性格软弱,容易受人摇摆,用重金贿赂其心腹使他按兵不动,好坐收渔翁之利,刘岱定会采纳。」
「舍弃些财帛就能避开一面敌,这可是难得的买卖。」
「至于徐州陶谦,听闻近来患病抱恙在身,自己看着徐州都管不过来,哪有心思窥视青州。」
最后郭嘉哂笑道:「袁本初以为眼下时机对他有利,却不知对使君也有利,他北面还有公孙瓒需防范,青州却多面环海,两面无偷袭之敌,若无旱灾蝗虫,袁绍无疑是挽弩自射。」
荀彧丶荀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