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几日,皇后言及端妃体弱多病,留在宫中恐不利养息,亦获准同往。
另外皇帝又指了平日恩宠较多的沈眉儿,富察贵人两人。
如此也就足够了。
原本,华妃与甄嬛并不在随行名单之上。
可曹贵人带着温宜去养心殿求见了皇上,在哄温宜之时,拿出了华妃赏赐的凤穿芍药金步摇。
勾起了雍正对华妃往日的情谊,便在名册上把华妃的名字也添上了。
甄嬛听说后焦急万分,写下了一篇真情实意的诗文,曰:
“红梅傲雪映冬阳,情深似海共天长。爱意缠绵如絮舞,梅花香里誓成双。
霜飞雪落情愈坚,并蒂梅开映月光。爱恨交织难言尽,只愿此生共芬芳。”
也叫雍正念起了她的好处,一并安排上了。
这般安排下,宫中便只剩几个不怎么受宠的低位嫔妃了,不过有敬嫔坐镇也能确保无虞。
五月初,晨曦初破。
雍正携同后宫佳丽、亲王贵胄及满朝文武,声势浩荡地离开了紫禁城,往那风景如画的圆明园前进。
脱离了皇宫那一方天地的束缚,沈眉儿心情也变得轻快了许多。
在那个时代,圆明园被八国联军侵占,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而后园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强取豪夺,以至最终成为一片废墟。
让人不禁叹惋。
如今可以亲临完好无损的圆明园,体会四时不尽的繁花、蓊郁葱茏的绿树,与层层冈阜、潺潺流水和鸟语禽鸣。
沈眉儿内心无比的期待。
一行车马到了园中,沈眉儿已经迫不及待地掀开车帘,探头望去。
只见园子依山歌鹿,傍水而居,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为一体,匠心独运。
北远山村至芰荷香,水溪曲折穿万柳。
二十四番风信咸宜,三百六十日花开竞放。
湖泊如镜,密林幽深,风过处,林声瑟瑟,水波泠泠,溪涧细语,山鸟清啼,每一处景致皆成佳话。
与皇宫的庄严肃穆大相径庭,别有一番风味。
不由暗暗道:如此瑰宝,一定要好好保存下来,必不能再叫它受战火波及。
到了行宫内,众人走下马车,依次往自己的居所走去。
雍正居于九州清晏,寓意河清海晏,天下升平,江山永固。
棼橑纷接,鳞瓦参差。前临巨湖,渟泓演漾。周围支汊,纵横旁达,乃是御园第一避暑地。
宜修则入住长春仙馆,其规制仅次于九州清晏。
金碧辉煌的宫阙凭水而立,上覆黄色琉璃瓦,倒影于水面上,犹如仙山的琼楼玉宇极为壮观。
华妃的居处是方壶胜境,与南邻园墙,四围山环水绕,秘阁冬宜燠,虚亭夏亦凉。
沈眉儿给自己特意挑选了平湖秋月,倚山面湖,竹树蒙密。
登楼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潋滟波光,接天无际。
结池馆庆霄凉,蓼烟荷露正苍茫,亦是一处清雅脱俗的好地方。
其余嫔妃,端妃去了四宜书屋,齐妃居所是万方安和、富察贵人住在映水兰香、甄嬛择了杏花春馆,曹贵人分在了烟雨斋,欣常在则去了敷春堂。
每一处都有各自不同的雅致和风情。
初抵太平行宫,侍奉的宫人都是从圆明园新调上来的。
众人忙碌两日,才收拾妥当。
分到平湖秋月的宫女是经了沈眉儿之手的,自然不会出现如原作里的叛徒茯苓,她只需要防着不会有人像灵香那般被收买就好。
而且以她如今手握宫权,又有宠爱和地位,除非是脑子坏掉了,才会被人轻易策反。
安顿好了以后,趁着刚到园子里宫务还不算多,沈眉儿起了游园的心思。
又听闻园子里的宫女说起西峰秀色那一处景致不错,便带上采星采月两人,漫步而去。
行至石桥后,景色已然尽收眼底。
东面,绿树婆娑,遥接湖波堤痕;南面,葱茏山色,密林浓阴。
中央一泓碧水清澈见底,假山低矮而稀疏,水中又架设曲桥。
倚着桥栏朝下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好不快活。
真可谓:“花家山下流花港,花着鱼身鱼嘬花。”
沈眉儿心中忽然萌发了泛舟湖上的雅兴。
她随即吩咐采月去找一位划船的太监,采月却笑着道:
“小主瞧不起谁呢?划个小舟而已,哪里还用得着寻人?瞧瞧奴婢的本事吧。”
沈眉儿乐了,她都忘记采月幼时是在渔船边长大的,划船自然信手拈来。
原作里要不是华妃先一步把采月调走,那千鲤池落水都不是个事儿。
随后沈眉儿又让采星匆匆返回平湖秋月,取来那把焦尾琴,欲在这湖光山色间,一屡琴曲,泛舟湖上。
船桨轻轻摇曳,小舟便随着水波悠然前行,宛如一片荷叶在湖面上轻轻飘荡。
风软扁舟稳,行依绿水堤。
飘飘信流去,误过子猷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