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王府送人(1 / 2)

沈眉儿温婉劝慰着:

“你六弟尚且年幼,皇上对你的期望自然更高,要求也更为严格。

你看,天色已渐深沉,你还需回王府呢。夜路难行,还是早些回去吧。”

弘时闻言,头垂得更低了,仿佛要将自己完全藏匿于衣襟的阴影之下,回道:

“皇额娘还在宫中等着询问我的功课。”

沈眉儿心中微微一惊,随即轻叹一声,语气中满是关切:

“皇后娘娘望子成龙之心,自是人之常情。但你也需多顾念自己的身体。

我听你皇阿玛提及,已开始为你物色福晋人选。早日成家立业,有知心人相伴左右,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这时,小夏子从殿内匆匆走出,一脸焦急,想必是等着贵妃进殿宽解呢。

沈眉儿最后向弘时投去一抹温柔的目光,轻声叮咛:

“总之,今日之事,莫要太过介怀。”

弘时再次行礼,转身离去,步伐中带着几分沉重。而沈眉儿,则迈步走进了养心殿。

殿内,雍正颓然地坐在案前,手扶额头,神色尽显疲惫之态。

沈眉儿悄无声息地走近,手法娴熟地为他揉着太阳穴,轻声细语道:

“皇上何苦和三阿哥较真呢,孩子好好教导便是,总能学会的。”

“弘时这孩子,真是让朕失望。”

雍正长叹一声,语气中满是无奈:“还是咱们的暄儿乖巧懂事,聪明又机灵。”

沈眉儿轻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与温柔:

“皇上这可真是,拿一个即将成家立业的大儿子和刚启蒙的小儿子相比。

弘时可是长子,皇上从一开始就对他寄予厚望。想必他也一直在努力,想为皇上分忧解难。”

雍正闻言,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含着几分自责与感慨:

“你说得对。那时候,朕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有下一个孩子。

朕以为,上天不会轻易原谅朕……

所以,朕对他要求严格,期望他能成为朕的左膀右臂。可直到现在,他还在让朕失望。或许,他真不是那块料。

又或许,朕也不是个好阿玛。”

雍正的话让殿内陷入了一片沉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尴尬与沉重。

若弘时真不是最佳之选,那在这紫禁城中,又有谁能比得上聪明伶俐、机敏过人的六阿哥弘暄呢?

睿郡王虽非那种惊世骇俗的神童,却也常被几位先生赞誉聪慧勤奋。更何况,他还是被皇帝亲自教导的阿哥。

若非三阿哥被皇后收为养子,单论出身,弘时是比不上拥有一位贵妃亲生母亲的六阿哥的。

这一点,如今只怕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太后开始逐渐与贵妃疏远,尽管表面上的往来依旧维持,但那份亲近感已大不如前。

沈眉儿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从精致的食盒中取出藕粉桂花糖糕,轻柔地喂到皇上嘴边。悄声转移了话题。

提及皇后正为沂郡王物色众多家世清白、品貌出众的官家小姐,准备任由三阿哥挑选。

而熹妃也在为宝郡王操心,与皇后商议后决定一并为四阿哥赐婚。

就这样,她不动声色地把这一页默默地揭了过去。

雍正吐露了心中的郁闷后,也就不再纠结,并未真的对弘时感到绝望。

他顺着沈眉儿的话茬继续说道:

“新一届的选秀就不必再安排了。

果郡王福晋孟氏已经与其他几家亲王贝勒府商议,各自推荐了一位妙龄女子入宫。

既然是王府举荐,朕自然不能慢待,便都封为常在吧。

这次秀女便先紧着弘时和弘历挑选,你也好好把把关。”

沈眉儿自然应允,随后又与雍正一同商定了新入宫的三位常在的封号。

恒亲王府推荐的喜塔腊氏被封为珝常在,果郡王府推荐的江氏被封为瑛常在,慎贝勒府推荐的罗氏则被封为璐常在。

这三位常在的入宫无疑是件喜事,各家王府为了挑选合适的嫔妃,都精心挑选了那些美丽聪慧的女子。

璐常在擅长弹奏月琴,珝常在则精于折腰舞,而瑛常在更是昆曲高手。

她们入宫后共同居住在钟粹宫中,三人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

雍正对她们的新鲜感和可人之处颇为喜爱,每当闲暇之时便常去三位常在住处逗留。

尤其是瑛常在,更是深得恩宠。

借着中秋的喜气,被封为了贵人,成为三位常在中打头儿的一位。

皇后与熹妃此刻的心思,全都系在了为三阿哥与四阿哥挑选福晋这件事上。

选秀一事,皇上让有子的妃嫔们,包括皇后、贵妃、敬妃以及熹妃在内,早早地便开始筹谋准备。

其实,众人心照不宣,此次选秀的重点在于为沂郡王和宝郡王选定合适的福晋,因此条件格外苛刻。

太后更是特意将皇后与贵妃召去,再三叮嘱选秀之事需慎重,务必要为两位阿哥挑选出端庄稳重的好女子作为福晋。

不断强调着,选福晋应当重视德行而非容貌,不必只看重美貌,更要仔细观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