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民无信不立(2 / 2)

务;富与教之间,先富后教!

民富,百姓无后顾之忧,才乐于接受教化;所以为政必先富后教。

庶之,富之,教之乃为政次第三步骤。

去食、去兵,民无信不立,则是讲的国家稳定的基础、根本何在?

民信重于足食、足兵。

民信为本;足食、足兵为末。

前者所说是先后,后者所说在本末。

而庶、富、教说的是正常情况下的安排,去兵、去食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正常情况下,应以先后次序,按庶、富、教的次第施政;特殊情况下,则应以维护根本为要,宁可去兵、去食,不可失信!

对此,庆忌认同孔丘四项主张中的礼义教化,但也知道如此施政纲领,并不适用于吴国。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庆忌缓缓的站起身,朝着孔丘宛如弟子一般作揖道:“孔子,寡人欲拜子为客卿,地位俸禄等同九卿,愿常闻子授业解惑也!”

在吴国,客卿的地位极高,跟卫尉、治粟内史等等九卿一样,但只是虚衔,并无实权。

孔丘也知道自己在吴国寸功未立,庆忌也没有采纳自己的治国主张,心中落寞之余,并未放弃,所以跟着起身,朝着庆忌回礼道:“谢大王!”

不多时,孔丘告辞离去。

庆忌则是为了妥善安置孔丘,特别吩咐左右赏赐孔丘一百金,仆役十名,在吴都城置一座大宅,供给孔丘及其一众弟子暂时落脚。

对于孔丘的关照,庆忌可谓是无微不至的。

若是这样,孔丘都要悻悻而去,可怨不得庆忌招待不周!

儒家的治国之法,显然并不适用于这个大争之世!

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若跟孔丘的治国之法一般,恢复周礼,实行所谓的仁政,怕是吴国富足起来,结果不修武备,让庆忌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

周礼的那一套,早已经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