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爵酒释封权(1 / 2)

“二三子,今夜寡人宴请尔等,除了敲定西地封君之事外,还有一事……”

庆忌环视一周,看着坐在陛台之下的季札、烛庸、掩余、申息与被离五人。

这五个人,可谓是吴国的老世族大臣,在吴国坐拥的封地是最大的。

此刻,看见庆忌那飘忽不定的眼神,季札等五人都不禁头皮发麻。

心中的那种不祥的预感,更加的剧烈!

“寡人若改封君之封地为食邑,二三子以为,如何?”

一听这话,在场的人不禁心里咯噔的一下!

庆忌终究是要对他们这些吴国的老世族下手吗?

太仆申息当即反对道:“大王,不可!万万不可!”

“封君之封地,世袭罔替,与社稷休戚与共,大王怎可擅夺?若如大司马孙凭,御史大夫孙武,廷尉伍子胥等人一般,是为外人,大王赐予其食邑而非封地,情有可原。”

“然,我吴国封君之封地,古来有之,传承数百年之久,大王若改为食邑,恐人心不服,吴国比生祸乱!”

“请大王三思!”

少府被离跟着附和道:“大王,太仆所言极是。若臣之封地,传承自先王寿梦,祖上几代人享有的封地,大王若改为食邑,这……他人在九泉之下,臣如何向祖先交代?”

季札、掩余与烛庸三人,因为跟庆忌关系亲近,所以没有赘言。

但是,对于这些吴国本土的封君,庆忌又如何能不了解他们的心思?

食邑,又名采邑、封邑,与封地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食邑与封地有三大不同之处。

其一,所属的人口数量不同。

封邑通常是国君封赏给功臣的一种优厚待遇,通常只有几百户人口,最多也是万户侯(一万户);而封地可大可小,大的有十多万人口归属。

其二,享有的权利大小不同。

封邑只有所在的人口的劳动所得收取收成;而封地则可以享有一切,包括农民的土地、生产资料、包括农民自己也是封地拥有者的。

其三,管理的范围不同。

封邑只能负责收取租赋;而封地拥有实权,可以制定法律,拥有军队,有自己的官僚体系,权力十分强大。

这就是庆忌所不能容忍的地方。

因为除了没有邦交之权,封君们的其它权力,跟国君如出一辙!

尤其是募兵的权力,国君想征兵作战,还需要下达征兵令,然后等待各地的封君集结兵马过来。

这一来二去的,难免耽误时间,而且混合而成的军队,战斗力一定不大强,良莠不齐的。

这不利于庆忌接下来对吴国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革。

“太宰,你意下如何?”

庆忌又将目光放在太宰季札的身上。

他相信大公无私的季札,一定能给出一个令他满意的答复。

果不其然,季札深吸了一口气,朝着庆忌作揖道:“大王欲改封君之封地为食邑,老臣并无异议。”

“老臣或可为表率,将州来封地,转化为食邑!”

“善!”

庆忌又看向自己的两个叔父,掩余与烛庸。

二人打了一个激灵,忙道:“大王,臣也愿将封地转化为食邑!”

庆忌要这么干,作为家里人的季札、掩余与烛庸,又怎能不支持?

他们是不得不支持!

因为这些年来,庆忌已经在不断削弱封君们的权力,在地方上,县令的行政之权,完全大于封君。

军事上,庆忌的常备军也取代了各个封君原本应享有的募兵权。

除了日常的几百个私兵,他们根本拿不出多余的兵力来造反!

若不乖乖的顺势而为,等待他们的,不是一无所有,就是抄家灭族!

不要怀疑庆忌能不能干出这种事情,昔日的羊容之乱,便是明证!

封君们注定是难以拧成一股绳起兵作乱的。

即便有个别的封君图谋不轨,也会被当地的县令镇压,根本威胁不到庆忌的地位,以至于动摇吴国的根基。

这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吴国从此没有了封君,没有了封地的话,谋求封妻荫子福利的士子们,想入吴效力,也要好好掂量一下。

“太仆、少府?”

庆忌又将期望的目光放在申息与被离的身上。

眼看着连季札三人都赞同此事,被逼无奈的申息、被离,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庆忌此举,无疑是让他们作为表率,主动交出封地,转化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