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抱着必死的决心,跟公子恒争夺储君之位吗? 公子鸿忍不住眉头一皱,脸色颇为阴翳。 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公子鸿何尝不知? 公子熙见到公子鸿犹豫,跟着进言道:“兄长,若能让父王废黜王后,将如梦夫人扶上后位,则兄长能顺理成章的成为嫡长子。” “这样一来,父王也不会左右为难。” “再者说,王后遭到废黜后,即便是一时冷遇,兄长日后继位掌权,未尝不可给予吴恒、王后补偿……” 这是公子熙在开解公子鸿而已。 以庆忌的年纪,再加上龙精虎勐的身子骨,若无意外的话,少说也能活个二三十年的。 而王后季蔲一旦遭到废黜,岂能不忧惧而死? 忧愁的人,多半会夭寿短命。 这女人自怨自艾起来,重病缠身之事,实属正常。 “我该怎么做?” 闻言,孔丘跟着道:“公子,公子恒那边,有两个得力干将,其一是郎中令勾践,其二是御史中丞邓析,此二人皆非善类。” “邓析且不说,勾践有鹰视狼顾之相,又原本是越国的太子,越侯允常之嗣子,大王时常怀疑勾践有不臣之心,故而既用之又防之。” “公子要扳倒王后、公子恒,当先从勾践入手,除掉勾践。” 除掉勾践? 说真的,公子鸿对于勾践并无好感。 吴国的朝堂之上,公卿大夫们即便是不站在公子鸿的一边,也会跟公子鸿友善,是点头之交。 只有勾践,对公子鸿不冷不热,还时常在背地里讥讽公子鸿…… 这回,可是新仇旧恨一块算了。 当然了,以公子鸿的肚量,未尝不可原谅勾践之前对自己的无礼之举。 “太仆,还是你来跟公子说吧。” 孔丘在关键时刻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不自觉的缩了头。 闻言,太仆申息瞥了一眼孔丘,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将孔丘骂得狗血喷头。 好一个孔老夫子! 这可真是既想立贞节牌坊,又要当biao子! 岂有此理! 众所周知,孔丘是一个爱惜羽毛,爱惜自己名声的人。 只不过,这一次事关自己的得意门生公子鸿的夺嫡之事,孔丘不愿意置身事外。 这才让他舍下一张老脸,全力支持公子鸿。 然而,孔丘原本就是一个性情中人,固然老谋深算,却也不愿意使用阴谋诡计去击败对手,击败自己的政敌。 准确来说,孔丘是不屑于使用卑鄙的手段,去铲除自己的政敌…… 只是,这一次的情况有所不同。 因为一旦公子恒在这一次的嫡庶之争中胜出,公子鸿与孔丘等人都落不到好。 万一庆忌薨逝,继承大位,手握生杀予夺之权的公子恒,岂能不秋后算账? 这样一来,不止是公子鸿,孔丘、曾点、冉耕等儒家出身的大臣,还有申息、被离、烛庸等吴国本土的老世族公卿大夫,恐怕都免不了要被清算…… 届时,面对他们的,可能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最好的结果,就是他们被吴王恒贬黜,闲赋在家,或者是流放到岭南、西南之地。 最坏的结果,就是他们服毒自尽,或者是被吴王恒抄家灭族……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他们这些失败者,为吴王恒所不容,不得不逃奔晋、齐、宋、鲁等中原列国…… 这些,都不是孔丘等人愿意看见的后果。 残酷的夺嫡之争,毫无疑问,会极大的改变吴国现有的格局。 那么,孔丘为何会鼎力支持公子鸿上位? 公子鸿是孔丘的得意门生,深受后者信赖,这只是一个方面。 孔丘的最大用意,就是期望将公子鸿打造成一个自己理想中的“贤君明主”,让吴国实行上古之世的大治! 实际上,孔丘并没有放弃自己恢复周礼的崇高抱负! 孔丘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 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