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吴国参与中原会盟,不知天子将致伯于何人?” 庆忌眯着眼睛询问道。 天子致伯,诸侯霸主是为“方伯”。 能领到诸侯一起伐晋,主持会盟的人,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方伯”。 单纯从国力上来看,吴国是天下列国中,唯一能跟晋国分庭抗礼的国家,庆忌何不为方伯? 但,齐侯能答应吗? 高张的脸上,出现了一抹不自然的神色,然后讪讪的笑道:“若以国力,必然当以吴侯为方伯。” “然,若以人望,以及在中原列国的影响力,当以我齐侯为方伯……” 论资排辈,当然是轮不到庆忌成为方伯的。 然而,现在是大争之世,强则强,弱者亡! 齐国在国力上,比不过吴国,如何能称霸? 齐人自己都知道这一点,但是为了拉拢吴国入盟,不得不为之。 看高张的神色,庆忌便知道,齐侯并不打算放弃“方伯”之位。 也对! 齐国这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跟晋国对抗,而且不断在中原列国施加自身的影响力。 早在七八年前,趁着晋国正卿士鞅寿终正寝的时候,齐晋火拼便已经开始。 就在那个节骨眼上,齐侯杵臼认为是挑衅晋国霸权的最好时机。 终于,几十年来每每跃跃欲试却又没胆干到底的齐侯决定豁出去,再也不装孙子。 他在临淄集结大军,号召将左,浩浩荡荡的杀奔晋国东部的战略要地——夷仪。 夷仪城虽然不大,却是晋国安置在黄河以东的战略堡垒,震慑齐国与卫国的军事基地,自然也就是齐卫同盟的眼中钉。 卫国也按照之前的部署,向晋国的寒氏发起了进攻。 齐军的力量积蓄了太久,这一战中完全的爆发,没过多久齐军攻占夷仪,向天下人传达一个信号—— 齐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那次的进攻因为晋军的反抗,没有取得较大的战果。 但是,齐侯还是比较满意的,算是对晋国的报复行动。 毕竟自前五十年前的栾氏叛乱以来,齐国一直都被晋国所压制,从未扬眉吐气过。 而在那之后,齐国终于与鲁国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在公元前500年的夏天齐鲁结盟,当时齐、鲁、卫、郑正式同盟,形成对晋国东方战线的包围之势。 在赵氏内乱之前,齐侯还曾联合卫国,一起出兵进犯晋国的河内。 由此可见晋人的霸权已经开始衰落…… 终于,晋国内乱爆发,范氏、中行氏向整个晋国挑战,难度太大,于是向齐国等周边诸侯求援。 以齐国为首的反晋联盟开始蠢蠢欲动,齐侯终于可以体面的插手晋国内政。 去年,范氏、中行氏率领部下,逃奔卫国朝歌。 赵鞅率兵包围朝歌,欲剪除中行寅、士吉射之族,齐国,鲁国、卫国都出兵帮助范氏、中行氏二卿。 但是赵鞅于潞击败荀寅、范吉射,又在百泉击败前来救援的郑军…… 首战失败,这并不代表反晋联军已经失败。 齐侯仍旧致力于维护中原诸侯的联盟,期望能击败晋国,恢复祖先的霸业,让齐国取代晋国,成为天下霸主。 这首当其冲的,就是吴国的态度问题。 跟晋人一样,齐侯期望吴国能参战,帮助自己。 甚至于,他们只需要庆忌的一个态度。 因为谁都不敢保证,一向是侵略成性的吴国,会帮助哪一方。 “齐侯是有意方伯之位?” 庆忌笑吟吟的询问道。 “吴侯,实不相瞒,吾国君的确有意让天子致伯……” 高张讪讪的笑道:“此乃吾国君的毕生所愿,相信也是吴侯的毕生所愿也。” “吴侯,吾国君在位已经五十余载,年近古来稀……” 顿了一下,高张忍不住长叹一声道:“这一次若不能使齐国称霸,吾国君怕是没有机会了。” “吴侯,你与吾国君不同。吴侯正值壮年,意气风发,何不可以待天下有变,再使吴国称霸,雄于天下?” “敝臣早在使吴之前,便已经得到吾国君的密诏。” “若吴侯愿出兵会盟,奉吾国君为方伯,为诸侯之长,则日后齐国当尊吴侯为方伯,互通有无,使齐吴之盟永固,代代相承也。” 听到这话,庆忌的脸上,还是一副云澹风轻的模样。 对于齐侯的心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