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甲首,创下了明末单日单战场对清军的最高纪录,,令鞑子闻风丧胆,朝鲜资料也有此战纪录,虽然鞑子的王爷解释说杀的只是数千殿后蒙古兵,但却不可信,而且,可即便如此,然蒙古兵的勇勐强悍并不逊满认兵,甚至只强不弱。
马科也曾和祖大寿共事过,参加过松锦大战,也是因此战大败之后整个变得无比消沉,后被常宇带出去熘达一圈后,找回了自信,斗志也再次被激发了,然后就奉令出关。
祖大寿对马科的到来心有疑惑,但却非常的热情,无论马科是来助力的还是来夺权的又或其他,他都绝无二言,自从回来之后,他就发誓任由差遣,但他也知道大太监不会随便差遣他的,更不会把他调走的,因为大太监也给了他许诺也给了他任务,锦州城从你手里丢的,就必须由你拿回来!
所以他并不认为马科是来夺权的。
而马科也能猜出祖大寿的心思,只说是奉令前来,至于来干什么他也不知道,但以他之见,这边要有动作了,否则不会让他率部前来。
马科带的人也不多,就三千骑兵,但却是他的精锐。
祖大寿立刻就明白常宇的心思了,如马科所料,确实是要有大动作!
是要开战了么?马科心头一跳,祖大寿却大笑,每天都在开战。
马科明白祖大寿话里意思,虽然没开始正式打响收复锦州城大战,但和鞑子兵的摩擦确实每日发生,毕竟他们不会允许明军再继续朝锦州缓缓推进。
可若只是这种日常摩擦,祖大寿完全可以应付,没必要还让马科来帮忙啊。
所以,这个冬天即便不会正式打响收复战,但绝对也不仅仅是维持日常冲突,而且这个时候马科和祖大寿都反应过来常宇让马科前来的用意。
固然是有帮忙的意思,但更多的给马科机会,重新打磨,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
这让祖大寿心里对那少年太监更加的敬佩,他不只是会使人,还会培养人,磨炼人,前提是这个人让他觉得值得。
自从知道常宇的用意之后,祖大寿心里石头也落了地,恢复往常一般该干啥就干啥,而马科也没闲着,知道常宇不是让他来游山玩水来的,每日要么和祖大寿一起研判军情局势,要么就率部踏遍周围山林熟悉地形,甚至一度前往塔山堡到最前线去。
他这一去,的确让祖大寿省心不少,那边摩擦冲突不断,有时大有时小,局势变幻不定,很多时候他都要坐镇亲临研判事态,但自从马科来了之后,嘿,撒手不管了,自己在宁远搞操练搞后勤储备。
至于前线再怎么紧张,天塌了有马科顶着,马科有这个能力和实力,而且大太监让他来的用意不就是这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