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们转移到新的住处安顿下来。所以你要想办法搞几辆大巴,明白了吗?” “当然明白,将军同志。” 车队从勃兰登堡门前经过时,索科夫看到有一支拍摄团队,正在给指挥交通的女兵拍照和摄影,连忙吩咐司机:“停车!” 随着索科夫的命令下达,几辆吉普车都陆续停在了路边。 索科夫推开车门,站在马路牙子上,看着正在拍摄的剧组。 “将军同志。”一名少尉军官从剧组的人群里跑出来,抬手向索科夫敬礼:“请问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吗?” “少尉同志,”瓦谢里果夫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我们在拍纪录片,少校同志。”少尉见瓦谢里果夫问起,自然要如实报告:“正在指挥交通的女兵,叫莉迪亚·斯皮瓦克,1925年出生在乌克兰,今年正好20 岁,她是我们这次拍摄的重点。” 少尉所提到的莉迪亚·斯皮瓦克,索科夫曾经从资料里见过,她1925年出生于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州,1984年10月去世,享年59岁。但她所拍摄的镜头,都能 在各种介绍柏林战役的纪录片里看到。 “那位女兵又是谁?”瓦谢里果夫朝另外一位站在路边,手里拿着两支信号旗的年轻女兵问道:“也是参与拍摄的吗?” “是的,少校同志。”少尉回答说:“这位女兵叫玛利亚·菲利波芙娜,1924年2月出生。” 索科夫听到这个名字,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位叫玛利亚·菲利波芙娜的女兵,在自己穿越前,都九十多岁了,还活得好好的,每年红场阅兵,都是被邀请的嘉 宾,想必她活100岁应该没有问题。 莉迪亚·斯皮瓦克拍摄完毕后,就由玛利亚·菲利波芙娜上场,站在道路中间像往常一样指挥交通,并没有因为有摄影师在拍摄,就出现因为紧张而导致动作变 形的情况出现。 由于只是拍摄记录片里的几个镜头,花费的时间不多。短短一刻钟之后,拍摄工作就结束了。 看到剧组已经拍摄完毕,索科夫重新坐回了车里,让司机开车返回酒店。 一回到酒店,就看到阿杰莉娜站在大厅里。 索科夫见状,有些吃惊地问:“阿杰莉娜,你这是打算去什么地方?” “我哪里都不去,就是出来迎接你的。” “出来迎接我的?”索科夫惊诧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回来了?” “我刚刚坐在窗边,看到你的车队回来了。”阿杰莉娜说道:“我本来以为你最多几分钟就能进门,谁知却始终没有回来,然后我去门口瞧了瞧,发现你们居 然停在路边看剧组拍摄记录片。” “阿杰莉娜,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在拍摄纪录片呢?” “因为剧组的人就住在这里,你离开之后,我去餐厅吃饭时,正好遇到了他们。” “哦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你下午还出去吗?” “我下午要去战俘营。”索科夫想起自己的身边若是没有阿杰莉娜这个随身翻译,还真的有诸多不便。虽说恩斯特也能充当翻译,不过他毕竟是德国人,万一在挑选战俘时,有人对自己出言不逊,他肯定不会向自己翻译这些内容,所以还是带上阿杰莉娜,她可以事无巨细地向自己翻译德国人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你 也一起去吧。” “是挑选战俘,组建警备分队吗?” “没错。”索科夫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有你这个翻译在身边,能帮我解决很多问题。” “打算挑选多少人?” “一个连的建制。”索科夫说道:“怎么也得挑选150人左右,然后带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培训,如果其中有不合格,就要退回去,重新挑选新的人员。” 旁边的瓦谢里果夫听到索科夫的对方,心里在盘算,如果要挑选150名战俘,就意味着要准备至少三辆大巴或者五辆卡车,才能将这么多的战俘全部拉回来 。 “将军同志,”瓦谢里果夫小心翼翼地问:“我应该到什么地方去找运输战俘的车辆呢?” “少校同志,”索科夫笑呵呵地说道:“你对柏林的情况比我熟悉,到哪里能找到车,你应该心中有数。” “那位女兵又是谁?”瓦谢里果夫朝另外一位站在路边,手里拿着两支信号旗的年轻女兵问道:“也是参与拍摄的吗?” “是的,少校同志。”少尉回答说:“这位女兵叫玛利亚·菲利波芙娜,1924年2月出生。” 索科夫听到这个名字,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位叫玛利亚·菲利波芙娜的女兵,在自己穿越前,都九十多岁了,还活得好好的,每年红场阅兵,都是被邀请的嘉 宾,想必她活100岁应该没有问题。 莉迪亚·斯皮瓦克拍摄完毕后,就由玛利亚·菲利波芙娜上场,站在道路中间像往常一样指挥交通,并没有因为有摄影师在拍摄,就出现因为紧张而导致动作变 形的情况出现。 由于只是拍摄记录片里的几个镜头,花费的时间不多。短短一刻钟之后,拍摄工作就结束了。 看到剧组已经拍摄完毕,索科夫重新坐回了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