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力最薄弱的一环,每战必退、逢阵必溃。 后来这人进了延安卫,摇身一变成了军官,甚至还跟着延安战神去京师勤王,在军事与领导方面有了长足进步,还见识了关宁战场的大将,结识各种会道门的优秀人才。 回到陕西的王自用在才能上有了质的提升,也对造反事业有了更多的思考,从大明朝最优秀的反贼刘承宗身上学习到招募边军的好处。 这么个人物,刘老爷觉得,把他留在内地始终是个隐患,但放到天山去,反倒能成为元帅府最锋利的尖刀。 敢打敢杀的农民军头目不可怕,妖言惑众的邪教头子也不可怕,起兵叛乱的将领军官仍不可怕。 但三者合一,那可真是块干大事的材料了,他浑身上下点满了搞破坏的造反技能,让他安于现状,可能吗? 刘老爷对元帅府和三劫会的发展,最担心的事就是一切顺利。 一切顺利的话,元帅府入主中原,三劫会完善学说,最后肯定要刀兵相向。 所以邪教就该扔到他该去的地方,卫拉特不是也信佛嘛,元帅府就给他们派去个大国师。 刘老爷刚忙里偷闲给刘承宗回复书信,第二封信就又送到帅府衙门。 乍看之下,刘向禹就知道,这封信提到的事情远没有第一封那么容易,狮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让豪格离开元帅府。 说是离开,其实就是驱逐。 这本身不算什么大事,刘承宗从来没有避讳自己对金国的敌意。 更何况刘向禹已经认同金国是元帅府入主中原的障碍,除非金国踏踏实实呆在关外,否则双方迟早爆发战争。 如果不是鄂尔多斯太远,刘向禹现在就想把前线推到归化城,不让金国占领漠南。 但此时驱逐豪格,意味着元帅府准备好向金国遣使的事情便永远搁置,这对元帅府掌握金国情报有很大阻力。 高显都从平凉被叫回来了,偏偏出使的使命落空,挺折腾人。 刘向禹不在乎金国的情报,他只是从狮子这个要求上看出,接下来的事非常重要,重要到不能让外人,尤其是金国所知。 但他万万没想到,刘狮子提及重要到需驱逐使者的事,居然是建立太医院。 这几乎是刘向禹的知识盲区,他对太医院只有很少的了解。 因为过去跟米脂县的医学教授、县大牢的医师打过交道,知道这是个受礼部管理的下属机构,贯彻皇帝在医药方面的命令,并负责医户的登记、征召、选任、罢黜、差派、教育、培养、考试、管理。 医户有自己的考试制度,如果说科举是公务员考试,那么医户的考试就是行医资格证考试,三年一次,成绩分为三等,一等为医士,二等为医生,三等不合格次年补考。 若次年补考仍不合格,次次年补考依然不合格,就黜免为民;五次考试都为一等,则由医学的教师奏请,予以升授。 而且在得到医生、医士身份后,依然要学习专科并参加考试,成绩分四等。 一等,医生升医士,医士授九品冠带,有冠带的升品级俸禄,送内殿供事。 二等,同样医生升医士,医士授九品冠带,有冠带的升品级俸禄。 三等维持原样,四等有品级的罚俸,有冠带的去冠带,没冠带的降职,半年后补考,还通不过就去太医院碾药。 各级府州县均在官学、阴阳学之外设立医学,府医学的主官名叫正科,取自医学分科之意,是从九品;州县医学的正科则不入流。 而且太医院也负责向诸王府良医所、全国各府、州、县、监狱、国子监、会同馆、边关卫所、村镇等选派医生。 建立太医院,对刘向禹来说不难,拨款拨地拨人,把太医院建起来,登记所有医户,任选官员管理即可,西宁本身就有医学正科,虽然只是个卫级医官,到底是个懂行的人。 倒是刘承宗在信中提到的传染防疫局与传染防疫科,对刘向禹来说是个新东西。 但也不难猜。 比起建立太医院,刘向禹更关注的是刘承宗驱逐豪格,意味着什么。 刘承宗认为将来各自大疫,将会对元帅府入主中原造成很大阻碍,而这份阻碍同样会影响到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金国。 为了避免这样的影响,狮娃要设立太医院,并增加一局、一科,但为了不让金国学去,所以要把金国使节豪格赶走。 刘向禹收到书信的当日,就先联系军队,后召见了豪格。 豪格已经习惯了在新城外的生活,见面还是那副恭恭敬敬的老样子,又是行礼又是问好,笑眯眯对刘向禹问道:“太爷,是南边战事分出胜负了?” 刘向禹却愁眉紧锁,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