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许澄宁的信先到京城的,是一封弹劾的奏章。
弹劾的是西北守将季达主动与西戎人发生冲突,差点引起边关战乱。
起因是季达手下部将出关巡视迟迟未归,最后发现其已为西戎人所杀,头颅被割下削去皮肉当了西戎人的尿壶。
季达不堪其辱,勃然大怒,点兵攻击了西戎人。
朝廷有令,守将不得擅自出兵,尤其这种主动挑起战乱的,实为大罪。
“西北边关紧邻西戎和数十部落,至关重要,臣以为不可在这个时候撤换守将。且此事乃西戎挑衅在先,季达无罪啊!”
奏报的官员道:“他因为私心,鲁莽冲动,若非祁都尉与西戎人谈拢,边关早已烽烟又起。铁马关仗着易守难攻驻兵甚少,西戎若狠了劲攻城,如何抵挡得了他们的铁骑?其他关塞的兵马又如何一边支援一边守自己的关?难道这罪过还不够大吗?”
“但是季达守了十多年的铁马关,熟悉军务,怎可轻易让旁人取代了他?若要罚,罚俸便够了!”
“好了!”
嘉康帝揉揉眉心,一锤定音:“将季达羁押回京。”
季达在边关娶的妻生的子,一家人都在边关,他也一直没有理由将季达的家人召到京城来,这次刚好。
圣命下达,很快执行。
然而,再次传来的,却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
季达死了!
缉拿的军队在河东遇到了山匪,官兵死了大半,季达亦被流矢射中身亡。
“什么山贼敢袭击官兵!”
嘉康帝怒不可遏,狠击龙案。
“传令下去,召庞毅领兵五千赴河东剿匪!”
他说完,靠在龙椅上狠狠喘息。
“陛下,息怒。”
海公公忙给他递上茶盅。
嘉康帝仍未平息,神色凝重道:“海盛,朕是不是做错了?”
海公公低头道:“陛下是为了国泰民安。”
嘉康帝撑着头,额前的深褶低低垂下来。
什么时候,才能没有兵马之忧啊?
他当了快五十年皇帝了,至今没有应对之策。
他呼出一口气,端起茶盅饮了一口,忽然一股热流涌现,像一把尖刀从腹部直插上喉咙。
噗!
他猛地喷出一口血,捂着心口大喘气。gōΠb.ōγg
“陛下!陛下!”
海公公焦急大喊:“快传太医!”
是夜,皇宫灯火通明,医者宫人在帝王的寝殿进进出出,步履匆忙。
殿内已经齐聚了嘉康帝所有的儿孙,以及数名朝臣。
太医围在一起商议医治的方法,频频摇头,束手无策。
嘉康帝面色灰暗,垂垂老矣,他动了动手指头,嘴巴嗫嚅了一下。
海公公凑过去侧耳听完,然后手执拂尘出来,用洪亮的声音道:“陛下有言,龙体抱恙,需要休养,期间由寿王代为监国,处理国政,钦此!”
寿王监国!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不可置信地看向寿王。
寿王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监国!
陛下钦点!
这是不是意味着,储君的位置也会是他的?
震惊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潮水一样的狂喜。
他行礼,合在一起的双手微微颤抖,声音里也有抑制不住的激动。
“儿臣,遵旨!”
寿王监国的消息像大风一样刮遍全城,寿王党仿佛看到了曙光,大喜在望。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陛下属意的果然是王爷您!”
寿王红光满面,高兴地畅饮几杯。
有人提醒道:“王爷,陛下龙体欠安,您可一定要收敛,王府应当停止一切宴乐。”
“本王晓得。”
他走到今天,当然不可能犯这种错误。
欣喜放在心里,在外,他仍是那个持重贤明、忠孝仁义的寿王。
他行监国之任,要坐镇御书房,用传国玉玺。
坐在马车前往皇宫的路上,连马蹄都是意气风发。
“诶,你听说了吗?寿王要监国了!”
马车外有人闲谈。
“听说了,他是不是很快就要……”
“当然了,别忘了,他有个好儿子啊,寿王能坐到这个位置,弗殿下的功劳,得占一半儿!”
“一半儿?不止,你们是不知道,寿王有好些个功绩,都是寿王世子帮他做的。”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没有寿王世子,寿王跟宁王端王其实差不多。”
“会生儿子也是本事嘛!”
“也对,毕竟老子的以后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