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以后的沈轻罗,比之前更忙了。
她开始主动地向于内司提出自己想接触更多内廷司的事物,于内司自然是求之不得。
甚至连到御书房或者垂政殿伴驾,给成帝先行看一部分奏折这样的事情,于内司也开始带着沈轻罗逐步接触。
因为前世的经验,沈轻罗对于成帝很多政治上的政令想法,甚至比于内司更加了解,毕竟前世颁布的不少法令和圣旨,沈轻罗身为王妃不可能完全不知晓。
加上这阵子的学习和上手,沈轻罗逐渐展现出了不输于内司的判断和眼光。
成帝也开始正式起这个不到十六岁的小姑娘,甚至有些时候会让她和于内司一起在奏折上附加自己的看法。
内廷司负责政务部分的尚宫局是有票拟权的,皇帝会把一部分奏折分给她们先行查阅,然后给出自己的见解意见附在奏折上。
内司是帮皇帝复核这些意见,然后呈递皇帝批复。
宣朝的女子参政也不是先例,前朝建立起宫官制度以后,就开始逐步允许身边侍候笔墨的女官们帮着处理一部分不重要的奏折。
宣朝以后将宫官细化成了内侍监和内廷司,因为前朝覆灭是因为宦官干政,所以本朝更看重的是内廷司。
沈轻罗为人谨慎稳重,性子又谦和,更多的时候是跟在成帝和于内司身边,努力的学习处理不同的政务,大臣觐见成帝商讨政事的时候,沈轻罗也会在一边安静地听着。
成帝一开始并没有很注意沈轻罗,但是随着时日愈久,成帝逐渐发现,沈轻罗的学习能力很强,而且有非常敏锐的政治直觉,偶尔几句试探般的建议,都非常和合自己的心意。
一次于内司不在,成帝处理完政事以后,看着站在一边规规矩矩给奏折分类,吩咐人将批复好的分发出去的沈轻罗,干脆叫来问。
“朕记得,当初的甄选考试时候,沈卿的经史并不是最好的?”
沈轻罗站在台下恭敬回答:“微臣确实从小并不曾专门研读经史之学,是决意参加宫官之选才和先生学习了半个月。”
成帝捧起茶盏喝了一口,是沈轻罗奉的茶,温度刚好是成帝喜欢的。。
“但是朕看你这几个月跟着于内司来御书房帮朕处理政务,称得上有条不紊,甚至有些时候颇有见地,不输前朝那些饱读诗书的男子,倒是为何?”
沈轻罗低着头,声音却十分平稳,并没有任何胆怯不安,落落大方:“微臣自认经史之道比不上林司记,承蒙陛下错爱受此重用,常觉不安,因此入内廷司以来,未敢有一刻荒于进取学习。”
林司记就是当初那场考试的头名娘子。
“内司大人时常教导微臣,凡事多学多看多听,微臣深以为然,每逢陛下和内司大人商讨政事,或是找前朝大人们议事,微臣都会留心学习,诸位大人们都是科举入仕的国之栋梁,陛下更是一国之君,微臣从陛下和大人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而内廷司的政务结束以后,微臣也会抽时间研读经史,以期能更好地辅佐陛下,也不辜负陛下和内司大人的看重。”
成帝看着立在殿下的沈轻罗,不由笑了笑:“你不用紧张,朕只是有感而发,看到你,就想起来朕刚登基的时候,你老师的样子。”
“时间过得真快,那时候你老师也不过比你大几岁,一晃都过去好多年了啊,朕都老了。”
沈轻罗适时送上了一个恭维:“陛下春秋正盛,怎就老了。”
成帝挥挥手:“好了好了,你这丫头惯是个会说好听话的。”
沈轻罗低眉敛目:“微臣句句肺腑,陛下没得冤枉微臣。”
成帝到底还是收下了沈轻罗的好话,心情不错地放她回去整理奏折了。
因着这一番谈话,沈轻罗总觉得成帝派给自己的任务更重了,而且逐渐离谱。
就像手里这一件,遴选皇商。
皇商是负责为皇室采购各种皇室需要的生活用品器具和物品,同时也负责打理经营皇室的生意,包括盐铁,丝绸,茶马等等。
皇商通常不止一人,而是会选择好几个,分管不同的事务,十年换一届,由皇室派人负责选择考核。
沈轻罗看着玲琅满目的皇室产业和呈上来的皇商人选,看得头疼不已。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次的皇商人选,有容家的那位少东家,容家的郎君容越清。
经过当初的御花园那次,沈轻罗也知道,容越清除了楚王友人的身份,最重要的是他是太子的人。
这样一来,前世沈轻罗不理解的事情也能说得通了。
容越清深爱沈云罗将家产拱手相让,倾家荡产支持太子,根本只是假象。
真正的原因根本就是,容越清本来就是太子的人,他只是顺从了太子的命令,那吟风楼根本也不是送给了沈云罗,那根本就是太子用来收集各处消息的情报场所。
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