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岗集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街道上的路灯都亮了起来。没办法,没有直通车,要绕路合淝市,特别耽误时间。 张谭记忆里,冬天的时候,上完下午的三节课,放假回家,都是天黑透了才能到家。 而他应对的办法,就是周五在双墩镇包夜上网,第二天早上再回家。 当然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车子停下来。 拎着大包小包走下车,张谭一眼就看见了父亲张全顺,正靠在车站站牌旁的电线杆上,嘴里抽着烟。 中巴车停下来的时候,他就开始往这边张望。 但是并没有移动脚步,显然前面几辆车没等到张谭,让他有些失望,对这班车也不敢抱期待。 “爸。”张谭大喊。 张全顺赶紧将烟头扔在地上,踩灭,这才快步走过来:“回来了。” 平时谭明霞管得严,他很少抽烟。 风吹过,张谭感觉有沙子迷进了眼里,涩涩的又润润的,他狠狠地挤了一下眼睛,迎了过去:“在市里面逛了一趟,迟了点。不是电话里说过,让你不要来接我吗?怎么开始抽烟了,不是戒了吗?” “你妈不放心。”张全顺过来要接张谭手里的东西,没说抽烟的事,“怎么这么多?” “买了点礼品带回来。” “哪来的钱?” “我自己赚的。” “你赚的?” 回去的路上,父子两很少见的聊着天,当然,是张谭主动带起话题:“爸,大好消息啊,我们家出了一个作家。” “谁?”张全顺没反应过来。 张谭笑笑:“当然是您儿子我。” 张全顺惊讶的看着张谭:“你当作家了?” 张谭看了看自己的样子,他身上的这套t恤衫加牛仔裤,是新买的,品味偏向成熟,穿在身上还是很提升气质的:“爸,你不觉得我现在很有作家的气质么。” 张全顺认真的打量了张谭一会,点点头:“是有点不同了,像城市人,对了,你头发怎么理成这个样?” “这是卡尺头,大球星贝克汉姆就是这个发型,很爽利很精神。” “感觉有点痞。” “呵呵。”张谭将发型的话题岔过去,“爸,这一个月,家里可好?” “都好。” “粮站那边呢,听说在闹下岗?” “没事。” 张全顺说着没事,但张谭还是听出来了他语气中的一丝沮丧和迷茫,很显然粮站并不像他说的那样没事,而是真的在闹下岗了。参军退伍之后,张全顺就被分配到岗集粮站工作,干了十几年,现在要下岗了,可想而知他的心里,有多少苦闷与担忧。 “爸,下岗是必然会发生的事,现在全国都在大下岗,解决国企的问题。粮站的工作丢了就丢了吧,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或许也是一个机会呢,不用舍不得。”张谭想安慰,但发现自己就算两辈子为人,还是不太会安慰人。 张全顺忽然提高了嗓音:“不是舍不得,是不理解,粮站的效益明明还不错,为什么也要承包给私人老板!” 张谭默然,下岗这个问题,很深奥,他也不是很懂。 身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渺小的个人,他无力去改变任何局面,只能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粮站的事别去操心了,爸,还是想想下岗后做什么吧。对了,粮站下岗给多少钱买断,两三万有吧?” “说是给三万块钱把工龄买断,不过大家都不同意……你怎么知道的?” 张全顺感觉到十分的诧异,知子莫若父,自家的混小子连念书都是难题,更别说操心家里了。结果现在,儿子竟然跟自己聊起了下岗,这让他有些跟不上节奏。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张谭一句“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就将张全顺的疑惑,打消了回去。 儿子是高中生了,正儿八经的文化人,知道下岗,似乎也不足为奇。 张全顺自己找了个理由。 …… “什么!作家!稿费就给了七八千?” 谭明霞的反应,比张全顺大多了。 回到家中,可以想象的到,在得知儿子乱花钱买了一大堆东西之后,谭明霞有多暴怒。但是当张谭解释说,这是他写作挣来的钱,谭明霞又有多么的震惊。 之前还让人操碎心,连长沣一中都考不上的儿子,竟然一眨眼,就成了作家。 “爸、妈,看看,这就是《今古传奇·故事版》,我的小说就是发表在这份杂志上,看到了没有,在这里,《四大名捕震关东》,第一部《追杀》,作者谭张。下个月,还有《今古传奇·武侠版》,上面也有我的小说。” “怎么是谭张?”谭明霞地道的农民,不认识字,将杂志递给了初中文化的张全顺,“孩子他爸,你看看,是不是这么个小说。” 张全顺点头:“是谭张写的。” 张谭正好跟着解释:“谭张是我的笔名,就是把张谭倒过来写。” 谭明霞追问:“笔名是什么?” “笔名就是用来发表作品的名字,作家发表作品一般不用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