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破坞堡,伐邪庙(1 / 3)

第579章破坞堡,伐邪庙

展示完了这些产品之后,众人简短吃了个午饭。郭康又带着他们,来到了旁边一座小教堂。

这里其实也是个棚屋,屋子里没什么装饰,就是放着个简朴的十字架,后面挂着个宗教画卷轴。画卷上,一名头上顶着光圈的大胡子老汉,正赶着一头牛,在地里劳作,旁边画了個框,用汉字写着“天父”;田地旁的房间里,一位面目慈祥的妇人正在织机旁纺纱,旁边同样有个方框,写着“圣母”。圣母旁边,有个桌子,“天兄”正趴在桌子上,手里拿着尺子,正对着一本书阅读。而在农田外,“神祖”穿着盔甲,正在田垄上巡逻。

这种宗教画,是教会专门定做,批量印制,制作成卷轴,发给各个基层教堂用的,目的是取代那些更加昂贵的手工圣象画和壁画,让没多少闲钱的乡村教堂,也能有足够的图画,来进行装点和宣传。

和其他各家教会不同,自从张大牧首开始整顿工作,罗马教会就一直很重视统一性和规范性。各个地方教会与中央的关系,比其他各家都强得多。

每年秋季,上级都会派出裁判组,对各个基层教会的情况进行考核,奖励那些功劳突出的神父和教士,查处那些腐化堕落的人。教士们定期还要到主教区的神学院,补充专业知识,接受神学、哲学、演说等各种教育,提高素质水平。一些从事专业工作的教士,还会被派遣到官府、工坊、大学等地进修,学习水利、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知识,方便他们为教会和所在教区服务。

在这种环境下,教会对于各种宗教用品,也有一定要求。由于分支众多,而且每个基层教会都得使用符合要求的礼器、图画,导致这些宗教用品的需求量也很大。为了生产宗教画,教会常年在印刷领域投入重金,雇佣了一批匠人,研究如何印制大幅复杂图案。既要尽可能提高速度,还要保证印刷成品的质量。经历了几十年发展,现在这种彩色大图印刷技术已经成熟了很多。这种绘画,看着大,但其实生产起来,成本已经不算高了。

理论上来说,这东西其实也是一种“文艺复兴”。因为意大利的教会赞助艺术,同样也是出于宗教目的。有说法还认为,人类的一切艺术活动,例如舞蹈、音乐、绘画等等,都是随着原始宗教的产生而出现的,也都是为了宗教目的服务。

那些特别能歌善舞的地方,比如印度之类,往往也是宗教氛围浓厚的地方。因为宗教才是让整个社会都致力于艺术的最大动力,而且这个动力是不分上下层的。有了这样雄厚的基础,才容易形成氛围,产生佳作。隔壁波斯人也是出了名的能歌善舞,情况其实也差不多——毕竟波斯人本质就是高地印度人,他俩其实没太大差别的。

在地中海世界,当然也是如此。各地的教会也很早就发现,在宗教场所和宗教仪式中,磅礴的乐曲、高耸的建筑空间、宏大的宗教画,能起到重要的渲染氛围作用,对于安抚和团结信众,十分有效。

为此,整个英格兰掀起了兴建教堂和修道院的高潮。几十座宗教建筑拔地而起,开始给威廉国王进行多线程并行赎罪。然而,这些石头建筑普遍花费巨大,使用时间却不长。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几个垮塌掉。

当然,对于作为例子的威廉本人来说,这些教堂倒是用处不大……

威廉死后,他的儿子们互相攻伐,争夺统治权,没人管亲爹的尸体。后来一些旧部和修士,收敛了威廉,试图把他下葬。然而他们做的棺材不够大,众人只能把威廉的尸体往里硬塞,在努力的过程中,严重腐坏的尸体,字面意义地直接爆炸了。

当然,技术的进步,还是确实存在的。目前,还有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如何运用。

为此,威廉决定节食减肥,他的减肥方式是完全不吃任何食物——除了酒。在长时间的纵饮狂欢之后,威廉努力又上了一次马,结果,他巨大的肚子撞到了马前鞍上,受到了严重伤害,整个人失去平衡摔了下来,很快伤重死掉了。

这个情况,也不局限于英法,整个欧洲都是如此。有些教堂辛辛苦苦修了好多年,使用起来没多久就完蛋,以至于教堂的修建期都特别长,因为总是在修修补补。后世见到的“古老”教堂,经常都是坍塌之后反复重建的产物,以至于最古老的教堂,都是罗马人的老物件改造使用的。

反正,从结果看,这些祈祷,好像也没让天父怎么喜欢他……

从后世往前看,能找到的最古老的、一直沿用的建筑,还真就得到文艺复兴那会儿才有。这个时代的建筑水平,也可见一斑。当然,能在三四百年的时间里,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在建筑学洼地中,培养出这么多合格匠人,可见,教会在这些技术上的投资,还是很有用的。

绘画这方面,取得突破还算比较晚,像建筑学这种,进步就更明显。毕竟,哪怕在三四百年前,在欧洲很多地方,大家连教堂都建不好。

“征服者”威廉占领英格兰之后,大肆屠杀当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几乎把这些人杀绝。哪怕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这种杀戮也太可怕了,以至于让威廉自己都感到了不安。为了防止死后下地狱,威廉专门请了教士来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