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娘和苗云儿对宋玫说的记账方法都很好奇,但天色已晚,宋玫只是先简单地教了她们怎么写1到10的阿拉伯数字,让她们自己回房先练练,明天收了摊回来再正式教她们记账。
“娘,这跟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也能拿来记数?分得清是哪个数吗?”
苗云儿在沙土地上画着宋玫教的那几个数字,越看越觉得这些图形奇奇怪怪,完全记不清楚哪个是哪个。
宋玫知道阿拉伯数字对她们来说就跟随手画的形状差不多,但三个儿媳都是不认字的,要用大写的数字来记账,确实有点太困难了。
“你多写多记,很快就记得住了。”
宋玫也没别的话说,只能让她们多写多记,等时间长了,自然也就记得清数字之间的区别了。
李英娘和苗云儿也只好点了点头,接着在沙土地上画数字的形状。
宋玫教完了数字,儿子们那边也过来说,明天由老大乔大勇先去出摊,其他人按年纪顺序轮流上阵。
出摊人选就这么定下来了,宋玫便早早地洗洗睡了,第二天天刚亮就醒了过来。
烧烤摊不需要出摊那么早,能赶在午饭前出摊就行了,早上的时间主要是用来准备烧烤材料的。
几个儿媳也起得非常早,等宋玫洗漱完了去院子里的时候,她们已经坐在小马扎上穿肉串了。
肉是昨天买好了吊在后院的井里的,因为村里没有杀猪匠,买肉必须去县城,一大早再来回跑一趟县城买肉就太麻烦了。
宋玫也过去帮忙,很快就把肉串好了,剩下的海鲜清洗却不急着处理,因为海鲜都还是活的,直接在开烤的时候再处理会更新鲜。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刘桂香又赶紧忙活起了早饭,宋玫就趁这个时间,把空间超市里的烧烤料倒在上回让乔大刚做的调料罐里,还额外打包了一包出来。
烧烤料这个东西,用起来损耗太大,就那么一小罐肯定是不够用的。
宋玫打包好了调料,又收拾了一下烧烤用的工具,确定没有遗漏了之后,全部放到了骡车上。
那边刘桂香的早饭也做好了,乔家一家人吃过早饭后,也就准备出发了。
乔大勇赶着骡车,载着一车的东西和宋玫李英娘二人,风风火火地进城去了。
他们刚到东市街的榕树下,还没把摊子支起来,就有人上前来打听了。
“你们是卖那个叫什么烧烤的吃食的吗?”
宋玫听见了,没吭声,看了李英娘一眼,就看李英娘很快反应过来,笑着朝那人点头。
“是啊客官,我们就是卖烧烤的摊子,今天第一天出摊的。”
那客人显然对烧烤挺感兴趣的,但看他们摊子还没支起来,便又去了其他摊位上闲逛。
“你们俩赶紧把摊子支起来,我去买点纸笔,用来记账的。”
宋玫吩咐了乔大勇和李英娘两句,自己便去了书肆。
书肆也是刚刚开门,掌柜的见宋玫进来,还客客气气地打了招呼。
“掌柜的,我要买一些纸笔,如果有空白册子就更好了。”
宋玫开口说了自己的需求,掌柜的一点头,“空白的书册是有的,夫人稍等,我这就去拿。”
掌柜的说着便去后头拿空白册子,宋玫顺手拿起旁边柜子上摆着的一本《千字文》翻看起来。
宋玫知道这本书是古代学子启蒙的书籍,大多是用来识字的。
不过书上的字全是繁体,对宋玫来说阅读不算困难,但要她写,十个字有八个字写不出来。
想到这书以后家里也能用得上,宋玫听见掌柜的回来了,顺嘴问了一句这书要多少钱。
“这本《千字文》是新的,要二两八钱银子一本,若是买学子手抄的旧书,便只要一两银子。”
宋玫听了这个价格,忍不住有些咋舌,这一本新书的价格,都够一个三口之家用一年了。
难怪总说寒门难出贵子,连买本书都得花上一年半载的花销,普通农户家庭怎么可能负担得起?
放下了那本新书,在给纸笔买单的时候,宋玫再次被价格震撼了。
并不厚的一本册子,加上最便宜的羊毫笔和墨块,竟然要四两多银子。
大概换算了一下现代物价,她这是用了几千块钱买了三样最便宜的文具!
宋玫一边付钱一边心想,这笔记账所需要的花销,恐怕得挣个两三天才能回本了。
捧着昂贵的笔墨和册子回到榕树下,宋玫小心地把东西放进骡车里,一点不敢怠慢,这可是家里少有的奢侈品了。
等宋玫放好东西,乔大勇和李英娘也已经把摊子支好了,连炭火都已经燃了起来。
随着时间越来越临近中午,东市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多,宋玫干脆让乔大勇直接拿几串肉串出来烤,以香味吸引客人。
乔大勇连忙拿起几串肉串开始烤,宋玫又让李英娘处理了三个扇贝还有几串鱿鱼和虾,和肉串一起烤了起来。
原先过来问过的那个客人又绕回头来,看他们已经开始烤了,忍不住在摊前好奇地看着烤炉上的食物。
“客官要不要试试?今天第一天开摊,头三个来的客人可以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