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等待着院试的结果(1 / 2)

乔大刚听了,也不继续看了,两人挤出人群,去汇报好消息了。

“中了,两个都中了,名次不算靠前,在第二排。”

虽说是五十名开外,但只要进了院试就是大喜的事了。

两个孩子的表情骤然放松下来,刘桂香和李英娘则是一脸喜色,连声地说着菩萨保佑。

“还得去领院试的浮票[1]呢,三日后就是院试了,要是过了院试,可就是秀才郎了!”

几人又赶紧去排队领了院试的浮票,接着便回到了客栈里。

还有三天就是院试,两个孩子吃过饭就钻进了屋里,刻苦复习起来。

为了不打扰两个孩子复习,他们俩是各自单独住一间房,除了吃饭时间,没有人会去打扰他们。

三天后,院试如约而至,考场门口的人显然比府试时少了许多。

院试和府试的考试流程又不太一样,比府试时间短了许多,早上进入考场,下午便能出来了。

不过院试比府试要多一次加试,考生考完第一场之后,由考官筛选出一半的人参加加试,通过加试后的考生便是今年的生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秀才。

林生和平安被送进了考场,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定了定心神,便等着考官发卷开考。

考场外的几人找了个茶摊坐下,眼睛就没从考场大门上离开过。

幸好院试的考试时间不长,基本不用担心孩子身体扛不住,被人抬出来。

他们只是担忧,这院试若是不过,下次还得继续参加府试,过了府试才能再进入院试,几乎是要重来一遍。

“难怪有人看着跟咱娘一个年纪还考院试呢,这秀才真是难考,院试不过还得回去重考府试,那府试本来就难,没准就那么一次过了,以后就再也过不去了,这考来考去还是个童生。”

不读书不科考不知道,这科举考试的确是难如登天,多的是耄耋老翁考了大半辈子还在考秀才的例子。

“秀才要是好考,那街上还不一抓一把秀才?你就说那秀才郎能免赋税,见到官差还能不跪呢,要是满大街都是秀才,朝廷不就一文钱契税收不到了?”

孩子们在考场里见不着,在外等待的几人也只好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打发时间。

乔大勇和乔大刚兄弟俩又开始讨论起了秀才的特权和难考程度,心中很是为自家孩子担忧。

“要是他们俩考上了,咱家的地是不是就不用交税了?”

乔家之前买来盖房子的荒地是不用交税的,但从罗家买的那几亩水田每年都得交税,税金虽不算高,但对于普通农民家庭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那肯定是啊,他们俩要是成了秀才,咱家水田就不用交税了。”

那点税金对于现在的乔家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但能成为秀才免税,是十分光荣的事情。

宋玫听他们插科打诨,其实话题总是离不开考试和成为秀才之后,可见就算是聊天,心里也是紧张的,根本放不下心来。

午饭也是在茶摊上简单解决的,乔大勇去买了一些包子,搭配着茶水吃下就算是一顿饭了。

好不容易熬过一个下午,总算是等到考试结束了。

两兄弟走出来的时候,表情很平静,也看不出来到底发挥得好还是不好。

宋玫他们也没问,反正三天后会再次发榜,榜上有名的人即可进入加试。

又是三天的等待,院试一试的红榜终于发布了。

两个孩子榜上有名,挤进了加试环节。

加试比起一试的流程又更加简单,只考两个时辰,中午便能出考场。

这次加试考完,院试就彻底结束了,一个月之后,本县秀才录取名单和排名将会发放到县衙,由县衙通知本县生员,不需要再去府城看榜了。

站在考场前,宋玫也觉得心跳有些加速了。

两个孩子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才站在了这里。

“答题一定要仔细,想好了再下笔,不要紧张,还是当是先生随堂考,知道了吗?”

两个孩子这几年的努力,就看这一场考试了,宋玫也忍不住多叮嘱了几句。

林生和平安都认真应了,又检查好了书箱里的东西,确定没有遗漏了之后,一前一后走进了考场。

刘桂香和李英娘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这回连茶都喝不下了,恨不得从门缝里挤进考场看着他们答题。

幸好考试时间短,刚到午时,考试就结束了。

两个孩子出来了,他们几人也不敢问考得怎么样,只说先去吃一顿好的再说。

“我们自我感觉发挥得还不错,先生提点过的东西也都注意到了,只是这能不能考得过,我们心里也并无多大把握。”

学堂先生曾经跟他们说过,考试时最忌志得意满,需以最谦卑的心态面对,尤其他们二人年纪尚小,若是文章之中的见解不得考官垂青也是常理之中的事。

所以二人对自己最后一场加试的把握也并不是很大,只抱着来积累经验的心态,以自己的见解去写了答题的文章。

“没事,考不考得上都是一次经验,下回你们便更加游刃有余了。”

跟着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