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吃肉,孩子们分外积极。
武鹏打水,武兴生火,云儿忙去刷锅。
看着弟弟妹妹们兴奋不已,梅娘正想跟武大娘说笑几句,回过头却见武大娘脸上带着浓浓的忧色。
梅娘一怔,低声问道:“娘,怎么了?”
武大娘叹了口气,说道:“刚才听周医婆说,前几日西郊下了场冰雹,打坏了不少庄稼呢,也不知道你大姐家怎么样了。”
梅娘搜寻了一下记忆,想起武家的大姐早几年嫁到了京城西郊的一个农户家中,如今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
虽然偶尔才联系,可是武大娘依然放心不下大女儿。
梅娘柔声劝道:“娘别担心,西郊那么大呢,说不定大姐家那边没事儿呢?这两日咱们多打听着,要是有谁去西郊,就求人家帮着打听一下大姐家的消息。”
武大娘想想也只能如此,再一想如今家里过得好了,还攒下了一些钱,就算大女儿家不幸遭了灾,她也能帮衬一把,便点点头答应了。
梅娘便拉着她过来,一起收拾猪头。
把生猪头放入大盆中,温水浸泡,用小刀刮去猪毛和污垢,切掉猪耳朵和猪舌头等部位,再用砍刀把猪头一分为二,放入锅中焯水。
猪头朝下放入锅中,加水淹没猪头,放入葱、姜片和酒。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当猪肉七八成熟的时候,将猪头从锅中取出,剔去头骨。
在砂锅中加入醋、绍酒、冰糖、酱油和肉桂等调料,放入脱骨的猪头,转小火慢炖。
等到猪头肉像豆腐一样嫩滑,然后将其从锅中取出,把猪头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将锅中的汤汁用大火煮开,直到汤汁变稠,然后浇在猪头上。
这样,一道烧猪头就做好了。
武兴早就守在锅边,看着这一大盘猪头肉顿时看得直了眼。
炖好的猪头红亮油润,连皮带肉烧得酥烂无比,只用筷子轻轻一扒,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就脱落下来。
再蘸上些滚烫浓稠的汤汁,越发显得无比诱人。
“二姐,能吃了吗?”武兴拼命咽着口水,眼巴巴看着那盘肉。
梅娘用筷子轻轻打了下他的头,说道:“饭还没做好呢,你急什么?”
武兴这才想起来还有饭,马上叫道:“二姐,我想吃炸酱面!”
听他这么一提,武月也叫了起来:“我也要吃炸酱面!”
上次梅娘给王猛他们做了炸酱面,孩子们虽然害怕官差,可是看着炸酱面还是十分眼馋。
那次是梅娘做了招待官差,他们不敢吃,现在有了机会,他们当然想尝尝炸酱面的味道了。
“一群小馋猫!”梅娘忍不住笑了,口中虽然这么说,手下却已经开始揉面切面条了。
切好面条,梅娘让云儿过来煮面,自己则去做肉酱,武鹏在一旁切菜码。
大家一起帮忙,炸酱面很快就做好了。
武兴早就捧着碗坐在桌旁,梅娘端了面条上来,就看见桌上的猪头肉上已经添了几个缺口,武兴还在欲盖弥彰地舔嘴巴。
梅娘又生气又想笑,索性就不骂他了,她想着这猪头肉太过油腻,怕他们吃多了撑着,便把肉分出来一半,只让他们吃一半的猪头。
一整个猪头做完了,至少能有五六斤的肉,分出一半也有两斤多,足够孩子们吃了。
孩子们一手抱着炸酱面,一手抢着猪头肉,吃得连话都顾不上说。
梅娘嫌油腻,只吃了一碗面条,几块瘦肉就放下了筷子。
武大娘吃了一块猪头肉,香得直抿嘴。
“这烧猪头这么做,可真是太香了。”
武鹏把嘴里的肉咽下去,说道:“二姐这个菜不该叫烧猪头,听着不好听。”
“那你说,该叫什么呢?”梅娘好奇地看向武鹏。
武鹏想了想,说道:“你们看,这是猪头,上面还淋着红色的汤汁,所以应该叫鸿(红)运当头!”
梅娘笑着点点头:“好,就叫鸿运当头!”
武大娘更是高兴,亲自夹起一大块肉给武鹏。
“好小子,才读了几日书,就会说成语了!”
前几日梅娘已经买了各种启蒙书籍回来,得了空儿就教弟弟妹妹识字读书,武兴是个满脑子只有美食的吃货,武月还小,云儿对读书不感兴趣,一心做果酱赚钱,几个人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武鹏对读书最为上心,才几日已经认得不少字了,还跟着梅娘学了一些吉祥的成语,想着回头招呼客人可以用。
现在听武鹏居然能把才学的成语活学活用,武大娘和梅娘都是既惊喜又欣慰。
其他几个孩子见武鹏用功读书就得了夸奖,也都收起心思,想着自己也要多识字多看书,好让梅娘和武大娘夸他们。
梅娘看着几个弟弟妹妹互相说着你认识几个字,我看了几页书之类的话,暗暗松了口气。
她还怕武大娘他们疑惑她怎么忽然就识字了,经常要假装不认识某个字,还要找机会拉着何庆问某段书是什么意思。
何庆吃了梅娘做的好吃的,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武家人亲眼看见何庆教梅娘识字,就没有起疑心。
以武家目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