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辽东海军(1 / 2)

大汉再兴,四海升平,中原已是大地复苏,生机勃勃,但春风却迟迟吹不到海外的辽东。

平北大都督陆逊领兵出海,跨海征辽东,以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为先锋,沿渔民水路穿行于群岛之间,直取辽东西南的沓县。

自公孙度称霸辽东后,扩张海外,新置乐浪、带方六郡,置营州刺史跨海占领青州,改辽东为平州,自称辽东侯、平州牧,与江东从海上互通往来。

孙权曾多次向辽东求马,两家互相通好,于沓县水陆交通,使臣往来,周贺、裴潜正是几次出海的江东使者,二人熟悉航线,带船队先行。

但当兵至将军山附近时,荒岛上聚集近千避乱渔民,得知将军山为数万海贼占领,声势浩大,北部马石津为贼人占领,南部沓津为辽东军占领,两军于沓氏隔海对峙,守备森严。

陆逊此行意在奇袭辽东,不想竟有重兵把守,此时船行千里之外,恰逢寒冬飘雪,江东士卒不服水土,多发疾病,士气低迷,只好将兵马分布于南北城隍岛上,招抚渔民打探消息。

原来曹操亲征辽东,魏军攻破鲜卑山后,东部鲜卑四分五裂,部分逃往高句丽,另一部分则投奔公孙康,以慕容部为主。

后公孙康出征辽东,招募兵马,却以鲜卑军屡败于魏,只剩残兵败将不足以战,重赏乌桓人西进,鲜卑人因此不满,怀恨在心。

公孙康出征经年未归,公孙恭又软弱,欲趁机自立,却被留守大将卑衍、杨祚击败,掘海退守将军山,两军因此在这里重兵对峙。

慕容部首领莫护跋颇有勇略,将劫掠物资藏于老铁山之上,招募附近群盗,联合被公孙氏打压的辽东豪族,收买人心,招兵三万,其中有鲜卑精骑五千,海盗大小战船三千,自立为老铁王,欲趁公孙康外出,占领辽东。

老铁山便是将军山,位于海峡东南处,大小渔民船队远远便能看到,常以此为出海方向,武帝出兵辽东时,船队停泊于老铁山下,见此山高大巍峨,雄视海峡南北,改称为将军山。

莫护跋大聚人马于此,将此山还复旧名,自立为王,宣告重铸鲜卑祖先铁血意志,以铁山为根基再兴鲜卑,以铁山为誓,铁了心要向中原朝廷复仇。

莫护跋自改名慕容焉,子嗣及族人各赐名姓,将鲜卑军称为“铁血军”,各以“老铁”相称,警示族人不忘灭族耻辱。

深秋连日大雾,刚入冬又是一场大雪,海面结冰,舟船无法出行,水军被困在岛上,所幸出行时就为防备海上意外,携带粮草充足,加之出行时每到一座小岛,士兵们便打鱼捕猎,做了许多鱼干,足够一年使用,军心暂时稳定。

北城隍岛上,陆逊裹着从辽东购来的貂裘,依然显得单薄,立于城隍庙三层的钟楼上,放眼望去,将军山在灰沉沉的天空下若隐若现。

冷冽的寒风吹来,陆逊俊俏的面庞微微泛白,修长的剑眉微蹙,明亮的双眸虽然坚定,却隐隐闪过一丝焦躁。

先前刘琦单设海军,另建海港,登基后又新置海军大将,重视程度不亚于骑兵,连陆逊都以为过于小题大做,海军与水军,其实并无多大区别,大概是为了笼络江东人心刻意为之。

这一次出海远行,方知海军与水军区别之大,可谓天壤之别,不说海上天气多变,远比大江复杂,就是行船辨向,也是极大的学问,若无周贺、裴潜,只凭指南针也可能迷路。

出征辽东的重任原本是周瑜,这也是众望所归的不二人选,但刘琦却临时决策,换他统领水军出海,临行时再三叮嘱,大军在外,凡事与太史慈商榷而定,见机行事,不必刻意禀报。

但刘琦拜他为大都督,位在太史慈之上,这不仅是信任,更是挑战,成则名垂青史,败则遗笑万年,甚至葬身鱼腹,埋骨他乡。

放眼望去,自东莱至辽东,这一片海域群岛无数,星罗棋布,沿着岛屿出海,跨越海峡很难迷路,甚至遇到风暴还可以就近在海岛上躲避。

正是这条航道的便利,公孙度得以在青州立足,黄巾之乱时,青州许多百姓跨海避乱辽东,名士管宁、邴原在辽东也极为知名。

却也正是因为海路通畅,公孙度也担心中原兵力反攻辽东,在老铁山一带建立数座港口,沿海设置哨楼城墙,加强防戍,恰巧又被鲜卑军占领,让他的奇袭计划落空。

楼梯间脚步声响,陆逊转头,见太史慈缓步而上,笑道:“都督不必忧虑,辽东苦寒,吾早有预料,临行时便备足防寒衣物,士兵们已经无恙。”

陆逊叹道:“若非老将军未雨绸缪,只这风雪便不知要冻死多少人,辽东如此苦寒,公孙氏竟盘踞数十年,实在令人难解。”

船队出发时,秋高气爽,海风习习,将士们都不愿多带衣物,光衣服食物就占了一半仓库,陆逊也曾为此提出疑问。

在他们看来,不过就是下雪而已,在淮南又不是没见过,但太史慈来过辽东,力排众议带足兽皮衣物,此时全军上下都感激老将军。

这辽东之地滴水成冰,若不是王命在身,陆逊甚至都想放弃回朝,这等偏僻苦寒之地,送他他也不要。

太史慈大笑道:“辽东虽寒,却地大物博,山珍海味,取之不尽,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