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低头看向报纸,「不好,他们只招2000人?!」
此时他脸上满是焦急,「从内蒙寄信到江南,少说也要十来天,他们函授班肯定是按照收信的日期选人,怎麽办丶怎麽办?」
一时间想不出办法,急得他原地打转。
妻子赶紧说道,「我来的路上已经想过了,待会儿我就去邮局拍电报报名,说明一下情况,报名费随后就寄过去,这样应该能抢时间。」
宁敬民连连点头,「好好,就按你说的办。」
这时候已经计较不了昂贵的电报费,抢到名额才最重要。
他咬着牙回头看了一眼毡房教室,「我还要上课,没时间过去,你赶紧去帮我报名。」
妻子笑了笑,「交给我了。」
说完便骑上马,对他挥了挥手,调转马头便策马狂奔。
宁敬民手捧着报纸,望着妻子远去的身影,眼里满是憧憬。
与此同时,无数的报名信从全国各地被寄往江南省城。
……
「为什麽写的是限额2000人呢?」
何青生很不理解,拿着报纸问道,「你不是说要招20000人吗?」
陈凡已经带着他们模拟了一遍流程。
这种函授教学几乎不怎麽耗费精力,学员报名之后,函授中心会邮寄一份学习资料过去,这也是学员们平时使用的「课本」。
课本内容包括写作技巧丶新人常见问题分析丶写作心态调整等等,满满的乾货。
这些都是老作家们和杂志社的编辑们整理出来的,其中有不少是他们自己走过的弯路丶踩过的坑,如今汇总起来,可以说能解决那些学员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
通过这份纯乾货的课本,一个正常具有中学学历的「文学爱好者」,完全有可能写一篇模式化的文章出来。
虽说是模式化,却能够达到县级或地区刊物的收录标准,若是有天赋的人,或许能挑战一下省级刊物。
除此之外,每个学员还会有一到两次的面授机会。
之所以是一到两次,是为了分阶段。
在招生简章中只有一次机会,每个学员都可以来。
在完成首次面授之后,会有一次「结课考试」,从中会挑选一小部分优秀学员,进行第二次面授,算是「额外」奖励。
这部分优秀学员自然会成为函授班的活GG,为下一次招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面授也不太麻烦。
就以省城文化宫的大礼堂为例子,那里一次性可以容纳两千人上课,10次大课就可以将所有学员的基础课程讲完,更别说还有几个地区分校可以分担。
所以综合各种情况之后,陈凡定下来的招生总数就是2万人。
连温州《文学青年》杂志社都能一次拖1万人,江南作协这麽大的资源砸下去,还教不了两万?
甚至在陈凡的计划中,两万人只是开始,经过第一期教学之后,再总结经验教训丶优化教学流程,日后还要再增加招生人数。
至于为什麽招生简章上只有2000人?
陈凡捧着一本中国通史,头也不抬地说道,「当然是要给那些想报名的人紧迫感啊。你要是写招20000人,这麽多的数量,还有几个人急着报名的?」
何青生看了看他,忍不住咂咂嘴,「奸诈如狐!」
陈凡依然没抬头,「这叫合理运用策略。」
话音落下,终于抬起头来,同时举起手里的书,「都是跟老祖宗学的。」
谭庸在一旁坐着丶翘着二郎腿在抽菸,好奇地问道,「通史里面没有这些东西吧?」
陈凡轻叹了口气,「老师说不能囫囵吞枣,要将历史读明白,所以看通史的时候,也要去看相关的史书和资料,要不然看了也等于白看。」
就算没有徐教授的吩咐,他之前也看过不少古文经典,这种小智慧的运用不过是随手为之而已,不值一提。
谭庸看着陈凡认真读书,不禁龇了龇牙,「徐老真严谨!」
顿了一下,又好奇地问道,「你看到哪里了?」
陈凡继续埋头阅读,「这才刚开始呢。先读中国通史,同时要翻阅相关史料,完了后面还有汉语史丶文学史丶音韵学丶……好多好多。」
何青生在一旁感叹道,「徐老这是要把你培养成大儒啊!」
陈凡抬起头看了看他,眼睛微微眯了一下。
为什麽听着感觉有点像幸灾乐祸呢?
然后继续埋头看书。
别说,这些书籍看上去很枯燥,但若是能读进去,其实也蛮精彩的。
至少比起要经常做试验的理工科,他还是更喜欢看书多一些。
起码不用动,如果没别的事,找个地方躺一天也行。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算基本符合他的人生要求:躺平。
何青生放下报纸,又点燃一支烟,站起来走了几步,「你们猜猜,大概会有多少人报名?」
谭庸躺在沙发上纹丝不动,「这哪里能猜得到?咱们现在办的事,也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他掸了掸菸灰,转头看了一眼陈凡,笑道,「早在民国时期,不少大学就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