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正宁州的耕地哪里去了?(2 / 3)

秦锋计算过,安置五万多名流寇,至少需要二十万石粮食、十五万两银子,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如何筹措?

上面调拨,指望不上!

三边总督杨鹤上任以来,天天都在为钱粮的事情发愁,恨不得一个铜钱掰成两半花,想从他老人家身上榨油水,只怕比压沙求油都难!

因此上,这一大笔钱粮只能自行筹措了,而受战乱波及较少、又繁华富庶的正宁州便是首选之地。

想到这里,秦锋开口道:“孙大人,庆阳府下辖的六县二州当中,以正宁州的面积最大、产粮最多、最为富庶繁华了,可否筹措一些钱粮,用来安置俘虏的数万流寇呢?”

“唉,秦大人,正宁州面积大、产粮多、富庶繁华不假,可要想筹措钱粮,只怕比登天还难啊!”

“哦,此话怎讲?”

“秦大人可知正宁州有多少耕地、每年又有多少税收?”

“不知,还请赐教!”

“实不相瞒,正宁州的土地鱼鳞册子上,共有耕地三十七万八千四百五十八亩,按照一亩耕地征收税粮一斗、银一分二厘(辽饷)计算,每年理应征得税粮三万七千八百四十五石八斗、税银两千八百三十八两四钱三分五厘,因为灾荒、战乱的缘故,百姓们大量的死走逃亡,农耕生产遭到了破坏,每年实际征收上来的钱粮,尚且不足定额的一半,连上交国家藩库都不够用,那里还有剩余的钱粮用来安置流寇啊!”

“哦,税收竟然如此之少!”

为了打败流寇,秦锋曾经研究过正宁州一带的地形,面积广阔、地势平坦,而且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到处都是肥沃的耕地,数量估计在一百五十万亩左右,而官府的土地鱼鳞册上、只有三十七万多亩耕地,不足实际数量的四分之一,剩下四分之三的耕地那去了呢?

略加思索,秦锋心中有了答案。

“孙大人,正宁州境内的士绅数量比较多吧?”

“不错,正宁州一带文风昌盛,故而士绅数量极多!”

士:指的是通过科举获得功名而有入仕可能的进士、举人,秀才等群体。

绅:指的是正在做官、或者已经离任的官僚群体。

二者合称士绅,而大明朝对士绅群体极为优待,并给予了不当差、不纳粮、不交税……等诸多特权!

比如一名读书人,考中了秀才,就可以免除八十亩地的赋税,考中举人、可以免除四百亩地的赋税,考中进士、可以免除两千亩地的赋税。

做到四品官的,再免两千亩地的赋税,若是做到二品官以上的,再免一万亩地赋税,而且官员致仕以后,依旧享受这一特权!

而在享受免税特权的时候,士绅们往往进行暗箱操作,实际上获得的免税田地数量,是国家规定数量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除了士绅,奸商、地主、豪强……都在想方设法的逃税,投靠、隐匿、涂改账册……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正宁州四分之三的耕地,就是这样变没了的,而正宁州的情况就是整个大明王朝的缩影,纳税的耕地越来越少,朝廷的开支却越来越大,钱粮从何而来?

只能从那些没有特权的平民百姓身上榨取了。

百姓们只拥有少量的耕地,却承担着沉重的赋税,再加上贪官污吏的层层剥削,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有的被活活逼死,有的不想死,于是就当了流寇,造朝廷的反!

流寇举旗造反,朝廷出兵镇压,需要大量的钱粮做为军费开支,钱粮从何而来呢?

只能是继续压榨老百姓,结果迫使更多的老百姓变成了流寇,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直到万民皆反、推翻朝廷!

“孙大人,士绅们大肆兼并土地,致使税赋锐减,百姓苦不堪言,纷纷沦为流寇,此事对江山社稷危害极大,大人身为一方父母官,为何不管一管呢?”

“唉,土地兼并,危害极大,下官何尝不想管一管,奈何此事太难办了,下官有心无力啊!”

“明白,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若得罪于巨室,则政令难行,步步维艰,孙大人亦不容易啊!”

“秦大人,您真是下官的知己!”

秦锋一番话,正说到孙铨的心坎上了,崇祯元年,自己来到正宁城上任之后,就发现本地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对国家和百姓的危害极大,于是想了很多办法,试图扭转这一情况,奈何皆以失败告终了。

没办法,强龙不压地头蛇!

自己虽然是朝廷命官,执掌一州的行政大权,可具体推行政令之时,却处处受到本地士绅、豪强们的掣肘,结果什么事都做不成。

自己能做的,也就是洁身自好、独善其身了。

“秦大人,这筹措钱粮之事,非是下官有意推脱,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无妨的,此事的确难办,再另想办法吧!”

……

“大人公务繁忙,下官不便打扰,告辞了!”

“好,孙大人慢走!”

接下来,秦、孙二人又交谈了一会儿,后者起身告辞,前者出门相送,一直送出了大营,而后回到中军帐,找来了好兄弟耗子。

“锋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