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两种可能,你信哪种?(1 / 3)

超神级学霸 一桶布丁 2032 字 7个月前

时间倒回到一天前,美国的白天,华夏的深夜。

华盛顿特区纽约大道西北1200号,距离华盛顿世界知名的白房子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公里的大楼就是《科学杂志编辑社的总部。

说起这家杂志最有名大概是创刊时,世界闻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曾是杂志的赞助者之一。不过在后来经历了好几次财务危机之后,由美国的科技促进会接手后,才逐渐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科技向杂志。

另一件很知名的事件则是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科学杂志社曾经跟《自然杂志社,为谁家能率先发表人类基因排列的图谱而大打出手。很难说谁家赢了,不过200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图谱还是被公布在了《自然杂志上。

当然这也并不能说明《科学就比《自然差,毕竟国力摆在那里。

而且对于许多科学家而言,在《科学上发表期刊不需要支付版面费。当然前提依然是论文内容得通过较为审慎的审核。

现任主编布尔·威尔逊不但毕业于常青藤名校哈佛大学,同时还是另一所世界知名学校——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同时也是材料学方向的专家级教授。

档次很高。

但实际上《科学这种类型的杂志,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极为友好。

毕竟这是一个包含了全部科学研究方向的综合性期刊,给数学、物理那种专业性期刊不一样,刊载在《科学上的论文,大部分人都能读的懂。

因为还有其他事务要忙,所以布尔来杂志社的时间并不算多。很多时候都是远程办公,而且编辑社的副主编也能让期刊很好的运行。

今天,他来到编辑社,便听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

前阵子用水印搅动了整个世界数学界的华夏年轻数学天才,竟然给科学投稿了,而且还直接投了两篇。

这的确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编辑社里的诸多编辑们甚至开始打赌,乔泽投稿的论文是不是也添加了水印。

好吧,数学家给《科学投稿,乔泽并不是第一个。

不过布尔对乔泽的论文还是很感兴趣的。

显然,他不感兴趣也不行,因为副主编康娜一脸严肃的跟他说道:“布尔,我觉得你应该认真看看乔的那两篇论文。尤其是那篇关于制造光刻机的。”

“光刻机?我没听错吧?你是说那个数学小子发给我们的论文是关于如何制造光刻机的?”

“是的,你完全没有听错,就是关于光刻机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但怎么说呢,他的论文在表述上有些含糊,我也发给了一些专家,但这篇论文真的很奇怪……”

布尔有些奇怪的看着自己这位得力副手。

因为这番话显然听起来很没有条理。

很难想象一位严谨的顶级期刊副主编,在做简单表述时,会显得逻辑上有些混乱。

“好了,我知道了,康妮,我建议你先放松一下,不如先去喝杯咖啡?等我先大概把论文看一遍再聊吧。如果你找不到更适合的审稿人,我会想办法的。你知道的,斯坦福大学可是有很多团队在进行相关的研究,比如学院里的高密度弹性电路单片光学微光刻技术,他们肯定会对这篇论文感兴趣。”

布尔·威尔逊直接打断了副主编康妮的话。

“好的,威尔逊先生,那你还是先看论文吧。”

说完,康妮直接扭身走出了主编室。

目送着副主编离开后,布尔才从电脑中调出了乔泽的这篇论文,沉下心开始读了起来。

花费了两个小时,认真的读完了乔泽的论文后,布尔·威尔逊大概明白为什么副主编会失态了。

这论文给他的感觉大概就是,谁看谁都得懵。

照着论文中的遣词造句,说这只是一篇纯粹理论推导的论文吧,偏偏论文给出了很详实的数据做支撑,那一组组数据的确就像实验室里拿出来的一样。还有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真的太详实了。

最重要的是,如果这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机器,谁会无聊到去为一个根本还没有造出实体的机器去开发一套适配的控制系统?

要知道同时控制28束光的控制系统对于稳定性跟精度的要求近乎都是变态级的。

就好像阿斯麦最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首先要将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脉冲经过几面绝对平整的镜片反射后,照射到一个直径仅仅只有30微米的锡滴液靶材上,然后激发出高功率的13.5纳米等离子体,并依靠这些等离子体产生波长为13.5纳米的euv光源对晶圆进行曝光雕刻。

其控制单元对于精度要求之高可见一斑。

虽然乔泽在论文中的设计,对于仪器精度的要求降低了不少。但这毕竟是光刻机,其功能是将无数的晶体管雕刻在硅晶圆上。对稳定性跟精度的要求摆在那里。

更重要的是,这玩意儿如果是真的话,那么相当于同时二十八台光刻设备同时工作,同时加工生产不同制程不同功能的芯片,而且每条通道还能根据生产需要,对光源进行即时调整。

其生产效率跟生产灵活性,要远远高于目前传统的光刻设备。

真的,读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