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顶级医护被遣散(1 / 4)

时间过去了一个月,来到了1960年的7月份,气温最高已经达到了40℃。

北方的大旱没有丝毫缓解,全国人民就感觉自己像铁板烧一样,烤了正面烤反面,烧得整个人都要焦了。

但中医院昌平分院这边却是风景这边独好。

所有庄稼都长势喜人,玉米苗已经窜得一人高了,绿茵茵一片,风吹过就像绿色的波浪一样,特别漂亮。

只要懂点农业常识的人都知道,今年中医院的玉米小麦肯定要大丰收了。

相比较中医院的玉米地,周边其他农民种的玉米杆,那感觉就是吹一阵风全部都要折了似的,叶片都是黄绿色的,一看就不健康。

中医院昌平分院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是笑呵呵的,因为大伙儿知道,至少今年是不用挨饿了。

另外中医院最爽的是,其他地方的人喝水都成了困难,但中医院却在地势最低的东边建了两个大澡堂子。

其实就是两个大水池上面盖个简易房,把泉水引过来,然后大家一块儿洗澡,当然男女是分开的。

小孩子甚至把澡堂子当成了游泳池,整天就在里面玩水不肯回家。

这一切都是保密状态的,十三陵周边的农民们并不知情,以为中医院也跟他们一样苦哈哈呢。

不是中医院的人心太狠,实在是这年头水太宝贵了,为了争抢水源,每年都会发生械斗打死不少人。

要是中医院有口泉眼的事情被周边农民们知道了,那肯定要打破狗脑子了。

人家是地头蛇,中医院这批文弱书生肯定是斗不过的。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水源可以跟周边农民分享呀,或者让林三七多去打几个深水井。

但大家别忘了,地下水资源只有这麽多,中医院这一千亩地要浇灌,还有这麽几百人要饮用,根本就没有多馀的水份给农民们。

如果林三七多打几口深水井,一旦井多了,压力就小了,地下水就不可能像趵突泉一样自动涌上来了。

(当年济南趵突泉断流了,其实就是周边地下水开采过多引起)

泉水不能喷涌,那就需要抽水泵,需要电力供应,可这恰恰是1960年的农村难以办到的事情,电同样是宝贵资源,所以哪怕打了深水井也没用。

林三七只能保证中医院这边不缺水,不缺粮,其他人他真的保证不了,那应该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义务。

林三七要做的,就是保证搞好肺痨科,争取早日攻克肺结核,这也是另一种为国贡献不是。

经过工程兵们一个月不辞辛苦劳作,当然也有林三七供应了大量水泥的贡献下,新的肺痨住院部建成了。

沿着白虎山,一排排往山上建去,一共建了五排房子,一共是200张床位,看起来非常壮观。

原来中医院自己建的小院儿,全部改成了X光室和辅助检查科,以及医生办公室。

林三七和一群实习医生们还在打扫卫生,外面临时修建的马路上有汽车声音响起。

林三七伸出头来,就看到好几辆大卡车和公交车停在了山脚下。

协和和数字两家医院的20名高年资医生,30位护士纷纷在下车,对着周围的环境指指点点。

别问林三七怎麽知道的,他事先可没接到钉钉群通知,只是那股子知识分子的气质是怎麽也掩盖不住的。

随之而来的还有各大医院送过来的肺结核病人,一个个拎着大包小包,一瞧就是来住院的。

协和医院和数字医院这次送过来的医生,个个都有留学经历,个个会外语,个个都是这个时代顶尖的医学人才。

遣散清退职工,这是国家大政策,每一家单位都要执行,但遣散谁这里面就有讲究。

中医院遣返职工,首先是12位老爷子这类学术权威,其次是原籍非北平的这批人,就是外地人先遣散。

但协和和数字医院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们遣散清退职工,首选是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或者当初在洋人教会医院工作过的,然后才是外地人。

于是这两批中西医顶级医生现在全部落入了林三七的手中,怎能不让林三七高兴呢。

大有一种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豪爽。

在1960年,果然是有粮食的人就可以为所欲为……

协和医院的屠院长和数字医院的刘院长领着几个医生过来,亲自介绍道:

「小林啊,这几个人我可交给你了。来,大家静一静。这位就是中医院肺痨科主任林三七同志,也是你们将来的直属领导。

你们别看林三七同志年轻,但他是中医世家出身,这次中医院的结核病治疗就是林三七同志发明的,同时,他还挂职数字医院,医疗水平非常了得。」

协和医院这边的医生们也没有露出轻视或者漠视的表情,显然他们之前已经做过心理建设。

林三七跟他们一一握手过去,亲切笑着:「欢迎来到中医院。」

一个中年男子微笑着跟着握手,自我介绍道:「毕兴龙,毕竟于牛津大学医学院。」

林三七心中吃了一惊,心想这文凭不说全国顶级,就算是全世界都是顶级一般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