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毛躁(1 / 2)

十国行周 贪看飞花 1304 字 26天前

时间已到二月,随风而来的草木清香和早间阳光洒落在身上的温暖,让人清楚地知道春天已经到来。

准备走西华门入宫参加朝会的路上,郭信又遇到了同样骑马前去朝会的王进,让郭信不免猜想这厮是不是有意在路上蹲守自己。

王进骑马跟在郭信身侧:“听说陛下要在各军铨选精兵进殿前军,负责此事的是驸马都尉张永德,咱们是不是该做点啥比较好?”

郭信目不斜视地问他:“做什么?”

王进道:“若陛下当真降下圣谕要从左厢选兵,各军精干顶事的都选走了,恐会影响左厢战力。”

马上的郭信稍作沉吟,便道:“殿前军只作宫禁守卫用,军官另有人选,士卒也不会选太多人,以至让左厢伤筋动骨的地步……将军操那么多心作甚么?”

郭信这时不禁提醒王进:“晋州、徐州两边的战事还没分出个胜负,我瞧这段时间大伙还是安稳一些罢。”

“殿下说得是,只是暂时没仗打,心里毛躁。”

两人骑马到西华门外,等候入宫的文武官员多了起来,便都不再开口。

常朝之上,中使先是当众宣读了晋州那边最新的军奏——建雄(晋州)节度使王晏于晋州城中设伏大败汉军,奏报斩首千余,汉军行营副兵马使安元宝引兵投降。晋州围城遂解,汉军已移军隰州。

朝堂之上,百官一片拜倒祝颂之声,御座之上的郭威连说三个好字,当廷宣诏加封王晏侍中,赐袭衣、金带,即令学士拟旨赍去晋州告谕。

在群臣高呼万岁声中,郭信敏锐地关注到同列的几位宰相神情也较先前轻松了些,至少在汉军攻势阻遏后,三司使李谷的压力瞬间骤减,暂时不必焦虑在税季前往晋州增兵派粮的事。

而眼下来看,契丹不出兵,北汉连晋州都很难攻克,想要独自攻出河中进取中原,在大周内部逐渐稳定之后已经几无可能。

退朝之后,郭侗主动来找郭信,道:“今晚意哥儿不必去我那儿了,父皇要在内殿设家宴。”

郭信随即问了时辰,便道:“弟知道了。”

两人一同出崇元门,路上二人寒暄,郭侗问:“意哥儿最近在忙什么?前天问候母后,母后说入宫以来意哥儿就不怎么去她那儿,最近又是连着好几天没见着意哥儿。”

“让阿母费心了,待明日有空了我就前去拜访。”郭信想了想,回答道:“不过弟近日事是有些多,眼下又逢巡检司开张,还没到任就已有一堆公事等着处置,想想就头疼。”

“意哥儿是不太擅长案牍之事呵。不论如何,阿母如今母仪天下,寻常不宜轻易出宫,意哥儿还是多去问安才是。”

见郭侗有意无意地避开了自己想要引起的话题,郭信便随口道:“兄长说的是。如今弟在这萧墙之内行走,想到父母已是社稷之主,时常有如梦似幻的感觉,不过看来兄长习惯得很快。”

“君子当有龙蛇之变,不是意哥儿当初告诉我的道理?”

“哦?什么时候?”

“就在意哥儿离京去淮北之前。为兄一直记得意哥儿说过的那些话,如今看来,意哥儿那时说的不仅很有道理,最后也都应验了,意哥儿属实有先见之明,好在咱们一家都捱过来了。”

“不过为兄还有件事一直想问意哥儿。”说着郭侗拉着郭信的袖摆,两人移步到崇元门左廊下。此时离午时尚早,日头还未升得很高,廊庑不能完全遮蔽光线,阳光落在兄弟的脸上半阴半晴。

“意哥儿的妾崔玉娘,当初为何不与我和阿母等人藏在一处?意哥儿离京前把她送到哪里了?”

郭信不再与兄弟对视,目光越过殿前的两道廊庑投向更远的地方,从宫中能看到的高层建筑只有城里的几座佛塔,更远处是无限延伸的蔚蓝天空。

“鲁国公侯益宅。”郭信神情坦然地转向郭侗。

“弟那时已招了鲁国公之孙为义子,其父侯仁矩当时在隰州做刺史,其母刘夫人独居在家,我得知夫人也好音乐,便让玉娘带着琵琶去府上陪伴,两人相处不久就以姐妹相称,我遂在离京前干脆送玉娘去鲁国公府上住着,好让两个妇人凑个伴儿。”

“原来如此。”郭侗若有所思,语气并不十分信服。

郭信回到家中,先换了官服,在书房坐了不到片刻,感觉有些饿了,便叫仆人送些吃的来。

不多时玉娘就亲自端来食盒,郭信接过看了一眼,食盒里是一叠雅称为‘同阿饼’的蒸饼,厚实而有肉馅,地道的河东风味。河东民俗常在二三月间做这样的蒸饼来吃,传言男子经过一冬的蛰伏,这个时候多吃肉饼能长力气。

“都到这个时节了啊。”

郭信感慨一句,便直接把蒸饼放在书案上来吃。只有在吃饭这件事上郭信是完全的武夫风气,公卿们的宴请他下得了嘴,行军时与士卒们同喝醋布、吃干粮也从无怨言,至于在家里自己吃饭,他更是不多在意礼仪,忙的时候有桌子就能吃。

郭信一面吃着,一面把要再给王世良送一笔‘经费’的事和玉娘说了。

玉娘却婉言道:“郭郎回京之后,把自己的钱给军汉们赏了一回又一回,陛下所赐固然厚重,可郭郎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