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昭知道了,就先紧着欠最多的补,欠少一点的再等等,下一轮赞助费收上来就给。”
“大家看着的,元昭当着大家的面说的,也不可能反悔。”
虞婔感慨,果然国家无小事。
随便一个项目,银子就会如流水一般的花出去。
她再也不会觉得自己富裕了。
只能尽可能的去抠贵族们的银子来发展皇朝才是。
国库不是国库,而是会吸金银的黑洞。
虞婔这话一出,其他人都不吱声了,他们再想化缘也不至于抠军饷啊!
这笔银子的性质已经定了,变成了军饷,谁敢动?
盛昌帝终于开口了:“行,小六有这份儿心,朕甚感欣慰。”
“户部就再拨款两百万两,凑够两千万的军饷,补给将士们吧!”
虞婔:“……”她出了一千八百万,盛昌帝就两百万?好意思吗?
她以为再怎么,都出手了,不说对半开,一千二百万都舍不得?
她感觉对盛昌帝的吝啬有了新一步的认识。
唐家军在边关跟大蒲军打得惨烈,不说物资支援了,军饷都舍不得补全吗?
户部开口应是,似乎有种若有若无的叹息。
“既然已经这么决定了,父皇,不如下一道圣旨,让十大商会在边关附近的银号都准备好,并且对官方放开金银异地取的限额。”
“这么多军饷运过去肯定出事儿,在当地取就要保险很多了。”
“再说了,那些士兵将领的,拿到军饷,指不定就存在当地银号了,他们拿出现银来兑换,也不会损失太多。”
“而这次,也算帮朝廷的忙了。”
开玩笑,现在银号存钱没有利息是要给保管费的,一般人怎么可能存银号里?
虞婔就是在偷换概念,利用圣旨的威慑,进一步消耗十大商会的储备金银。
谁让商家赞助费都给银票呢?
现在变成军饷了,取出来发放不是很正常的吗?
再说了,当初商家也是真金白银存进去的,才有那么多银票啊!
十大商会并不知道虞婔已经盯上他们了,所以也想不到虞婔是在消耗他们的储备金。
接了圣旨,又跟军饷有关,也就乐呵呵的去办了。
不然呢?还能抗旨不成?
等凑热闹的大臣都走了,虞婔等着盛昌帝叫来翰林学士来拟旨,才碎碎念的说道:“十大商会杵立这么多年,也该让他们办点事儿了。”
“送军饷这种事,让他们帮忙不是很好吗?”
“儿臣听说商会都养了不少镖局镖师的,江湖上宵小之辈等闲根本不敢动他们,运送点银子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将十大商会的现银给整出来增加流通啊!
盛昌帝忍不住笑:“还是小六能干。”
“原本就是一个武科举的事儿,可关乎了江山社稷。”
早知道影响这么大,当初也不会交给靖王了。
这事儿啊,还是得看是谁做。
虞婔笑了笑:“就是……儿臣也不知道能有这么多银子。”
见圣旨发出去,虞婔就安心出宫了。
银票已经交给了兵部尚书,她特意交代了先顾着正在打仗的唐家军,还想有下次,兵部尚书就不会阳奉阴违。
暗地里,她自然也派了人盯着的。
接下来,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能顺的也都顺了,各岗位的人也就位了,虞婔总算歇了下来。
时不时的趁夜色出去收一波南崎找到的宝藏。
然后偷偷拿银子让人去下大注。
尤其是俪妃的玉喜坊,简直是虞婔的重点关注对象。
她就想知道,赌坊能不能用下注给搞破产?
赞助费变军饷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各大商家和世家心里更加舒坦了。
瞅瞅,他们赞助的是武科举,支援的是皇朝国防。
因此,下一轮提价离谱,都没觉得有多么难受了。
殊不知,虞婔在不断用他们的银子来建设皇朝,而不是纯粹的用税收和老百姓的钱。
尽管提高知名度,的确增加了收益,但是更多的货币流通起来了。
原本没什么人关注的武科举,突然名声大噪起来。
这时代的娱乐方式就那么多,出现一个这么大的新鲜的热闹,帝都上上下下都会凑一起聊两句,关注一番。
虞婔的包厢根本不愁。
有的为了某个包厢,还会找关系,比如虞浅,被烦得不行了。
最后还是虞婔给的一句话,加银子。
比如某个包厢的定价,如果翻倍,直接锁死,当天就给你了。
翻不了倍就看谁出的价高。
大家族都有自己押的人,什么日子在那个擂台早早就排好了,有人会根据擂台去定包厢是正常的。
虞婔也是摸到了这些有钱人的家底,比旁人想象的要有钱得多,根本不怕贵。
虞浅偶尔到虞婔这儿躲清净,忍不住唏嘘感叹:“没想到一个武科举,竟然整得这么疯狂。”
“当初皇家班的那个名角,一些名扬天下的花魁,也没这么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