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渊父子(2 / 3)

武门之变。

事发前两天李世民就向李渊告状,说大哥李乐后宫李渊还不怎么相信,等到李建成的死讯传来,李渊已经慌了神,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李世民的阴谋,然而为时已晚。

年61岁的李渊只能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在不久之后退位当了太上皇。在李渊生命中最后的9年时间里,他与李世民的关系十分冷淡。虽然李世民并未在物质待遇上亏待过李渊,然而玄武门之变就像一根刺那样横着在父子两人的心里。

公元635年,太上皇李渊驾崩,享年70岁。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无疑是很有能力的,在杨广留下的一地狼藉里,他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大唐帝国。

然而作为父亲,李渊又是很失败的,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剑拔弩张就与李渊的优柔寡断脱不开关系。

【天可汗,千古一帝的一生,一口气看懂李世民。#李世民#唐朝历史】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黎明,在太极宫的北大门,李世民又一次跨上战马,准备与他的敌人进行最后的决战。而这次的敌人却是他的嫡亲兄弟。

在这场宿命般的对决中,李世民带着800秦王府兵急进,射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

作为胜利者,这场精心策划的宫变最终被描绘成了一次因星象异变而仓促发动的自卫行动。那么,看似如此冷酷无情的李世民又为什么会被称为千古一帝?

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其真实目的又是什么呢?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来看一看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李世民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从他出生至18岁是其少年时期的成长阶段;18岁至20岁是其跟随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阶段;20岁至28岁是李世民为大唐征战四方的时期;28岁至51岁是其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的阶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世民的世界。

李世民出生于武功的李家别馆,从小就十分聪明机智,面对问题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有时候看问题的深度已经超过了成年人。

许多关键大事的决断也十分刚毅果断,不拘小节。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个少年的能力不可估量。

在李世民17岁那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包围,李世民应朝廷的招募前往救援。还没等军队出发,李世民就建议统帅一定要携带大量的旗鼓来布置疑兵,胡虏看到已经集结好的营救大军必定会不战而逃。事实也正如李世民所料。

一年后,18岁的李世民跟随父亲李渊来到太原,又在高阳贼寇的包围中深入贼人阵营,击溃敌军,在万众敌营之中救出了李渊。进而在第二大破敌军。

李世民就这样以一位少年战神的姿态开启了人生的第二个阶段,跟随父亲在晋阳起兵。

隋朝末年各地爆发起义,19岁的李世民看到隋朝灭亡的命运已经不可扭转,于是暗中图谋起义,经常降低自己的身份来结交豪杰,并鼓动自己的父亲起兵反隋。

就这样父子二人在晋阳起兵,李世民身先士卒,率军攻下了西河,被李渊封为右领军大都督。

到了河东以后,关中的各路豪杰争相投奔义军。李世民在得到李渊的许可后继续率秦军渡过黄河,先平定了渭北,之后又平定了大兴城,一路上军令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自任大丞相。

公元618年,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改国号为唐。20岁的李世民被进封为秦王,开启了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为大唐征战四方。

在接下来的7年中,李世民率军先是讨伐了薛举和宋金刚,之后率军打败了洛阳的王世充,活捉了窦建德,平定了刘黑闼等割据势力。

在突厥侵犯边境之时,亲率100骑与突厥首领举行会谈,最终使得突厥军队在结盟后撤离。因功被晋升为中书令,自此四海平定。

但随着李世民在外履历战功,威望日高,官职已经到了生无可生的地步。于是李渊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之职授予了自己的儿子,地位在诸王之上,仅次于李渊和太子李建成。

本来秦王府内就人才济济,这下更是拥有了更多的支持者,逐步形成了秦王党,开始与太子党相抗衡。天下未定之时,李渊曾允诺李世民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如今天下已经平定。

面对功名日盛的李世民,李渊却犹豫不决。太子李建成随即联合齐王李元吉开始排挤自己的弟弟,里面的优柔寡断也使得朝中政令相互冲突,无形中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不甘示弱的李世民便和一干亲信在秦王府密谋,炮制了历史上着名的玄武门之变。在李世民28岁的一天,太白金星在大白天出现在天空的正南方,按照当时人的看法,这就是变天的象征,是爆发革命或当权者更迭的前兆。

李世民先是告发李建成和李元吉与后宫的嫔妃淫乱,还打算杀死自己。李建成得知后决定先进大内皇宫逼迫自己的父亲表态。

不料此时宫城北门玄武门的禁军早已被李世民收买,最终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二人都死在了玄武门。

政变发生时,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