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明朝谋士(2 / 3)

5年,刘伯温染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去送药。然而刘伯温吃了药后病情却更加严重,不久之后,朱元璋派人护送刘伯温归乡,在回家之后就病死了,终年65岁。

5年后,胡惟庸因谋害刘伯温等诸多罪状被朱元璋诛杀。1513年,明朝追赠刘伯温为太师,谥号文成。

——“但问题是朱元璋的第一谋士是李善长啊,刘伯温基本没有太大的存在感。”

——“刘伯温的发育环境可比诸葛亮好太多了。”

——“正史中,真正帮朱元璋奠定天下的只有李善长,刘伯温还真排不上号。”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纯纯被神化了,诸葛丞相才是真才实学。”

【他是明成祖朱棣的黑衣宰相,以一己之力挑动天下大乱。#明朝#历史#姚广孝】

他是明成祖朱棣的黑衣宰相,以一己之力搅动天下大乱。他在小和尚时去拜道士为师,精通阴阳术数兵法,他造就了永乐大帝,主修了《永乐大典》,然而后世却把他视为混乱之源。

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一起走进黑衣宰相姚广孝的一生。

姚广孝是苏州常州人,家族世代行医。1348年,年仅14岁的姚广孝决定出家,法名道衍。此时正是元朝天下大乱之际,红巾起义迅速席卷中原,江南各地也纷纷割据自立。

姚广孝的家乡苏州就是吴王张士诚的大本营。姚广孝没有安心在寺庙里,而是拜道士为师,专心研习阴阳术数之学。在游历嵩山时,有人对他的长相非常惊奇,预言他日必成大器。

刘秉忠是忽必烈的幕僚,辅佐忽必烈成就大业,然而道衍也能辅佐的人在哪里?

首先,朱元璋是姚广孝的伯乐。因为朱元璋和他的创业团队是淮西人,而姚广孝是苏州人,处于朱元璋死对头张士诚的地盘。

在很讲究同乡情谊的古代,姚广孝很难混进明初功臣创业团队中,这也是为何他身怀大才却年近五十才遇上伯乐的原因。而这伯乐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

1375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召入京师,但没被授为僧官,只获赐僧衣。马皇后去世后,诸王进京奔丧,朱元璋命儿子们挑选一位高僧为马皇后祈福。

宗泐向燕王朱棣推荐了道衍。满腹心事的朱棣一见到道衍就被他吓了一跳。道衍说:“我要送大王一顶白帽子。”朱棣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王字上面加个白就是皇字。

时年22岁的朱棣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这一刻起,对皇位的野心开始在朱棣心中生根发芽,并在十几年后掀起滔天巨浪,而道衍就是那个始作俑者。

朱棣将道衍带回北平,他主持庆寿寺,平日有什么事都会找他商议。有时朱棣出塞打仗,还会让道衍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新帝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到了藩王身上,短短数月,周王、代王相继被问罪,襄王被逼自焚而死。道衍鼓动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然而朱棣犹豫不决,建文帝毕竟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贸然起兵造反不得人心。

道衍却以天命在燕王为由,劝朱棣不要坐以待毙。于是朱棣开始秘密招兵买马,日夜打造兵器。

次年夏天,燕王府百户倪谅向朝廷秘密告发燕王谋反。建文帝命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前去抓捕燕王府属官。

朱棣收到消息后将张昺、谢贵两人诱骗至王府杀掉,随后召集府中兵将起兵造反。就在朱棣慷慨陈词,向众将士宣称自己是如何被逼无奈起兵时,突然天降大雨,王府屋檐上的瓦都被吹在地上了,场面一时间有些尴尬。

道衍急中生智说这是飞龙在天,要给燕王府换上皇帝专用的黄瓦。准备已久的靖难之役终于开场了。此时的道衍已经65岁了,一生所图就是为了辅佐明主成为像刘秉忠那样的人。

然而燕王虽然在藩王中实力最强大,但相比坐拥全国的建文帝还是有些不够看。在得知李景隆带着50万大军北上的消息后,朱棣就将大本营北平交给世子,自己率师去宁王那里借兵,道衍留下辅佐世子守城。

事实证明道衍不仅会搞阴谋,而且在实战上也还有一套,他指挥将士守卫北平,不仅打退了南军的进攻而且还主动出击,在半夜把士兵用绳子吊出城外袭扰李景隆大营,把南军搅得不胜其烦。

等到燕王借兵归来后,姚广孝与朱棣里应外合,击溃了南军,燕王乘胜追击,一路打到济南城下,然而却始终无法破城。

正当朱棣准备用大炮强行开城门时,从北平派人送信给朱棣,将士已经疲惫了,还是班师吧。朱棣这才放弃济南,撤回北平休整。

不久,燕王再次南下,结果却在东昌遭到一生中最大的惨败。燕军损失惨重,大将张玉战死,朱棣被打得仅以身免。在这次惨败之后,姚广孝力劝燕王再次出兵,然而燕王虽取得了一些胜利,却迟迟无法越过山东,进军江南。

所占城池仅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地,但是建文帝这边也不好过。内战打了三年,双方兵员都已枯竭,建文帝只能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