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恩义(1 / 1)

可要挖苦一个人,又怎么会想这么多?

“听说你这些年,做得不错......。”辽王就像是没听见张副将的话,和他各说各的。

张副将的话,鲁直尚且能不答,可辽王......

"全仰赖王爷当年的提携之恩......。"

辽王闻言端着茶盏的手微顿,继而像是自嘲了句。

“不敢当......都是老黄历了,本王都记不得了。”

鲁直眸光微动,又无声跪下。

“恩义”二字,于有些人而言,轻飘飘,但对另外一些人,却重于泰山。

兴许是这些年背负地太重,刚刚张副将那一脚,倒是叫人心下松快,反倒是辽王那自嘲的一句,令人如芒在背。

辽王这个人,不算好兄弟,更不是好儿子,但论南征北战,替大魏镇守边疆,也确实是功勋卓着。

即便出生时先帝已经登基,但由于当年辽王的不逊,和章怀太子的缘故,先帝在摔打儿子这方面,对庆王和辽王,乃至以后的梁王,都是一视同仁。

鲁直和张副将都是在辽王主持打第一仗时,入的军营,是辽王亲自挑出来的兵士......

鲁直想了想,解下腰间佩剑,置于身前再拜。

“此剑是当年王爷所赐,今完璧归赵......”

“你以为一把剑,就能够还清吗?”张副将俯视着他,讽刺道。

鲁直微微一顿,实际上,来的时候,便已经下定了决心。

“王爷大恩,属下无以为报......求王爷赐属下一死,珍重自身。”

室内一静,连张副将都是一愣。

辽王要什么,他们都清楚,一个禁军副统领能做什么,他们也清楚。

十多年,鲁直是辽王的属下,但也是元德帝的臣。

辽王刚刚故意叫他在外面都听见,他若办不到,只能一死。

"王爷说不记得了,鲁直,我问你,你是不是也不记得了?"张副将冷声道。

“那年寒冬,敌军将我们围困在葫芦岭,三天三夜,你濒死之际,是王爷将口粮分给了你我,四五个人,互相搀扶着,才逃出死地。”

“可还记得,入都后,是谁为你讨得功勋?当年你母亲病重,需要百年人参入药,我们束手无策时,王爷借你银钱不算,还去宫里找俞妃娘娘要人参。”

“你说要服侍老母,又是谁许你在禁军中谋得职位,奉养老母终年.....王爷就藩,指望你在禁军里面,能注意着俞妃娘娘的近况,你做到了吗?”

张副将声声质问,眼睛猩红,要是鲁直忘了,就叫他再想起来。

他不是梁王的走狗,是当年一起入军营,在辽王帐下,和他有饭同吃,有衣同穿,互相救过命的生死之交......

鲁直听着,身子微微颤抖,眸中尽是纠结痛苦。

“王爷......。”鲁直声音有些哽咽。

鲁直紧握着拳,这些事,他怎么可能会忘记?

但辽王要走的路,任谁看都是死路一条。

除非,陛下和两位皇子全都遭遇不测,鲁直被自己这个想法吓地遍体生寒。

偏偏,他没办法说,当今是个好皇帝,这句话在皇权之争中太幼稚了。

“本王又不是叫你去弑君,这副为君赴死的样子,做什么?”辽王好似看穿了鲁直的心思。

鲁直刚刚还真以为辽王是打算......

"弑君"这么个诛九族的大罪,就这么轻飘飘被辽王说了出来。

旁人或许会怕,但辽王......无儿无女,要诛杀九族,第一个死的也是他的兄弟,皇帝就首当其冲......

确实没什么好怕的。

“放心,当年本王就没带着你,今日,即便是造反,也不会带上你.......”

说到这里,辽王稍稍一顿,像是想起了什么趣事一般。

“至于舅舅,本王是一定要带上的。本王想舅舅助本王一臂之力,奈何他不肯,所以请你来,帮本王劝劝他。”

俞侯:“.......。”

鲁直微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显然不是字面意思,他和俞侯没有交情,谈何相劝。

说到这个份上,辽王也没打算和他再兜圈子。

“听说这些年,我家老六,一直叫你巡视帝都周边河流堤坝?......今年多雨,眼瞧着后面更甚。本王好像记得......雨山湖到郊外的那片堤坝是俞家的一个表弟主持修建的......”

“朝廷银钱有限,今年应该不会再管......所以就算雨水太大,冲垮几处,正巧淹了东边的田地,也实属正常,鲁副统领,你说呢?”

鲁直闻言,不可置信地抬头看上首的辽王。

王爷这是要他毁堤淹田?

东边的田地......那不就是当年章家倒台,世家接手的那一半田吗?

苏家,俞家,王家,甚至是秦家在那边,都有产业......

都淹了?

堤坝是俞家当年主持修建的......

那不是叫俞家得罪帝都有头脸的大半世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