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莲花~啊~”
同样是《蓝莲花》,同样是全场大合唱的震撼场景,可这一回,却有着别样的韵味。
这首歌以其深邃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宛如一首无言的诗,诉说着对自由、对梦想、对永恒之美的不懈追求,已然成为海外众多歌迷粉丝心中的珍藏。
当最后一个音符渐渐消散在空气中,沈浪站在舞台之上,嘴角微微上扬,有丝毫的拖泥带水,简洁而有力地对着台下的观众说道:“Thank you,拜拜!”
随着他的这一声道别,场馆内的灯光陆续亮起,刚刚还沉浸在大合唱中的观众们,这才缓缓回过神来,他们带着满心的满足与不舍,开始有序地离场。
要说全球史诗级演唱会,大家的脑海里一定有“迈克杰克逊1992年布加勒斯特演唱会”,这场演唱会可谓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演唱会,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一场演唱会。
内场一共7万2000名现场观众,整个运动场全部黑压压一片人,还有10多万歌迷在球场外聆听,离球场最近的街道交通全部是军队的人来维持秩序。
在这场演唱会中,有一支2000人的医疗队,现场一共有5000人昏倒和情绪失控,昏倒的人全部由歌迷自行高举抬出,再交给工作人员送到医疗队伍。
虽然沈浪的这场演唱会只有2万观众,也没有人昏倒和情绪失控,但仍然可以称为“最成功的演唱会之一”,因为这是第一个华夏歌手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演唱会,也是第一个华夏歌手在海外的演唱会中当地观众占主要部分的。
这一突破意义重大,代表着华夏歌手不再仅仅局限于华语圈的小天地里自娱自乐,而是凭借着自身的才华、独特的音乐风格以及不懈的努力,成功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在海外这片广阔的音乐市场中稳稳地站住了脚跟。
第二天,全球诸多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场演唱会的盛况。
《半岛电视台》:沈浪,一个来自东方的歌者,让整个美国为他而疯狂!
《纽约时报》:Wele to New York,沈浪,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用他的才华在这里赢得了爱!
《国民日报》:这一夜,有一颗“世界流行新星”闪耀!
《欧洲时报》:供不应求,沈浪世界巡演门票成为2004开年最抢手的东西!
《时代周刊》:从亚洲天王向世界天王迈进!
《新浪娱乐》:沈浪里程碑的一场演唱会,标志着华夏歌手真正走向世界!
……
正是这些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大力报道,使得刚刚横扫了格莱美的沈浪,热度如同火箭般蹿升,他的名字和他的音乐,在这一刻,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口中热议的话题。
反观国内,2004年的华语乐坛,在原时空被称为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一年。
沈浪征战海外,造就了华语乐坛人才辈出、百花齐放的一年。
曾经那些在乐坛占据重要地位的歌手们,即便有着辉煌的过往,声名远扬,可在这个时代的洪流下,也不敢轻易断言自己能够统领歌坛了。
就拿四大天王、任贤齐、那英等中生代和老生代的代表人物来说,他们在90年代末可谓是乐坛的中流砥柱,风光无限,其名字家喻户晓,作品更是传唱度极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他们依然保持着每年发片的节奏,但乐坛的巅峰时期已然过去,如今很难再掀起如同往昔那般的巨大风浪了。
当初,那些初出茅庐的后生们,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歌坛主力。
原本,2000年被媒体评选出来的四小天王“沈浪、谢亭锋、陶泽、王力红”,现在也发生了变化,沈浪超越了其他三人太多,位置由周杰沦接替。
但是,在这一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宛如一股汹涌澎湃的浪潮,彻底改变了华语乐坛的生态格局,网络神曲如同雨后春笋般频繁涌现,它们以一种迅猛且极具传播力的姿态,迅速攻占了大众的视听领域。
年初:
刀郎推出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其歌曲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格,歌词朴实,旋律动听,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其中除了主打歌还有《冲动的惩罚》、《情人》,正版卖了270多万张,盗版更是卖了800多万张。
杨臣钢作词作曲演唱的《老鼠爱大米》上传到网上后,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单曲彩铃月下载量高达600万次,是该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为唱片公司狂赚1.7亿。
黄博的又一首神曲《两只蝴蝶》发行,这首歌的势头强劲,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收听浪潮,手机彩铃这边更是有着绝对的优势,为公司带来了3个亿的收益。
这充分说明了,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歌手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虽然评判一个歌手的成功与否,往往会看其红的时间长短,但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下,倘若歌手不努力上进,那么最终注定会如同历史的尘埃一般,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当然了,网络歌曲确实如汹涌浪潮般对传统唱片行业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