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的微微转向(3 / 3)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耕牛,都是采取放养加补充饲料的方式喂养,草料和糠麸就是必不可少的饲料。

这让耕牛的使用成本,其实还是存在的。

这也让古代耕牛成了衡量一个农户贫富的重要依据。

古代只是不然吃牛而已。

并不是说不支持牛的贸易。

而永乐庄目前没有耕牛的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穷……

而朱安宁最初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而现在,是时候早早准备好更多的劳动力了。

不说隔壁屯田所的千亩。

他自己永乐庄都还有一堆地没有开垦。

总不能每年都靠人力去搞定吧……

想到都绝望。

这便是他心心念念种玉米的重要原因。

青贮!

这事他一直没有和别人说明。

他哪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嘛。

现在又没有现代化的青贮塔,和可以供他完美发酵的青贮药剂……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有了江宁屯田所的一千亩地。

那么他就有了大量的实验材料。

他还就不信试不出来了。

朱棣始终还是没有成梁反应那么多。

作为皇子,他能知道那么多农业知识已经是很了不起,但是对于耕牛,他只道是重要的耕地工具,仅此而已。

“没有青贮就不能养了?”

他对朱安宁发出了灵魂拷问。

而朱安宁,也是笑着解答了他这个问题。

“如果,我是说如果,青贮能够很好地供应牛群吃喝,那么可不仅是我们永乐庄可以用上足够的耕牛。”

这话,像是点醒了朱棣般,也是让方孝孺,不经意地点了点头。

这才是格局啊。

这朱先生,并非是只考虑自己,还考虑到了天下百姓……

真是令人敬佩。

而只有朱安宁自己知道。

他想的是……

牛可以卖钱!

完了养牛用的饲料,也得由他产,不又是一笔钱么!!!

这果然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哇!

几人,那是一起笑了起来。

“对了,怪不得朱哥你带了那群詹事府的人过来,你是想让他们帮忙种玉米?”

“正是,这玉米要是种好了,可是可以比肩番薯和土豆的好东西。”

“那还真是他们的福分了。”方孝孺在旁边感叹了一句。

是让朱安宁一阵腻歪。

怎么有种自己做了资本家的感觉。

自己又不是那个喊福报的胖子……

“别福分不福分了,我只是看不惯他们这么闲而已,明日起,小燕,你陪我去调教他们!”

“好!但是下午能否放我回来……”

“回来干嘛?”

“我想去铁冶看看,火绳枪有些地方,我觉得还能改进下。”

“这个随你……”

“那就好。”朱棣,也是咧嘴,笑了起来。

“成梁,你找些工匠,帮我建些房子,晚些我给你图纸。”

“好。”

“另外方孝孺,给你三个月,你觉得你没有办法让村里那些农夫农妇们学会认字?”

如皇宫一般。

永乐庄这边,也开始了,一些计划。

——————

PS:你们是不是都在打黑马楼啊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