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人多,每个房间的暖瓶在把上都坠了个木牌来区分。
姚白竹让王妈在送水前,把他们房间和陈美玲房间的木牌换一下,再送。
王妈不理解,这开水都一样,有什么好换的,不过还是听话的照做了。
姚白竹是陆家对她最好的人,还替他儿子安排了工作。
别说是换水瓶,就是让她给陈美玲下泻药她都干。
自从第二部小说写完后,姚白竹一直休息到现在。
直到谷文静严厉地批评了她。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作家,就要笔耕不辍,即使每天写几百字,也不能停下手中的笔。你这点成绩才到哪儿,就骄傲了,就不写了,你这是在浪费自己的天分。你回去好好想想,等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再过来看我。”
姚白竹这才惊觉,自己本来打算休息一个月的,不知不觉间三个月都过去了。
而抽屉里,编辑的催稿信都存了好几封,她却一直在以没灵感为借口而拖延。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姚白竹想了半夜,第二天买了东西去谷老师家认错。
看来还是得给自己定个目标,想当初她立志要买房的时候,写作是多么有热情,现在不过买了个平房,就懈怠了。
于是,这次,姚白竹给自己定了个洋楼的目标。
有了目标,姚白竹开始为下一篇小说搜集资料。
这天,姚白竹正在谷老师家跟她一起整理书籍,出版社的编辑突然找了过来。
“想买小说的电视版权?”
“对,”编辑两眼放光的说,“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一旦上了电视,对你卖书也有好处。”
“他们给多少钱版权费。”
“五万呢。这是你第一部改编的小说,价格很不错了。”
“六万,你跟他们说六万我就卖。”
“要不,你亲自去跟他们谈,他们也想听听你对小说改编的看法。”
“行。”
姚白竹对拍电视剧还挺感兴趣的。
来买版权的是海城制片厂的人,他们的编剧看到了这部小说,觉得很能反映知青下乡和回城后的生活,觉得拍出来一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便向导演提议买小说版权。
姚白竹本来是想来提价的,结果因为和导演制片人聊得很投机,了解到他们资金不足,还给降了五千。
编辑和她一起离开制片厂的时候,忙不迭的说亏了亏了。
“没关系,只要电视剧拍的好,这点钱以后会赚回来的。”
导演详细的问了她乡下知青的生活和劳动,还就人物塑造等询问了她的想法。保证一定尊重原着。
姚白竹觉得他一定会认真对待改编,这电视剧拍出来绝对不会差,这才愿意降低价格,以求交个朋友的。
“也是,张导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还答应在片头写上书名和作者名,到时候一播出,咱们的书肯定会再火一把的。”
深秋,姚白竹和廖红珠盘点了一下这几个月来的服装收入,决定花钱租一间房子,开服装店。
“摆地摊卖个夏天秋天的衣服还行,单价低,顾客也不太在乎地方。但像冬装的棉袄、大衣单价高,穿的时间长,大家都想买个好点的,会嫌弃地摊上的质量不好。”
廖红珠做了这几个月的服装生意,也摸清了她们的心理。
“咱们这几个月赚的早都够开店的了。而且,马上天冷了,摆摊也受罪,正好换成店铺。”
姚白竹不懂生意,就把选址和装修的事情交给了廖红珠,只是根据后世逛的服装店给她提了一些建议。
“服装店还和咱们摆摊一样,赚的钱,咱们平分。”姚白竹说。
“不行,这次你要占大头。”廖红珠说。
“可是你才是最辛苦的啊。”
姚白竹不解,若是廖红珠说自己占大头,她还能理解,毕竟,她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最多,姚白竹不过在最初合作的时候出了些钱。
而且,早都赚回本了。
现在开服装店的钱,都是钱生钱,后来卖衣服赚的。
她没有再投过钱。
“我怕彭家还有廖家的人来找事。”
廖红珠将自己的顾虑说了。
之前卖烤红薯的时候,彭母挺支持,让她每月交家用,便不再多问,有时还帮她收个红薯土豆。
但是从她换成服装生意后,她的态度便没有之前和善了。
“你说,为什么我赚的钱多了,她反而不高兴了呢,明明每月的家用我给的比之前更多。”
“我猜,是因为她怕你赚的钱多了,本事大了,会离开彭家吧。”
廖红珠卖烤红薯的时候,彭母他们能估算出她每月大概的收入,这笔钱不算多,既能改善彭家的生活,又不至于让廖红珠底气十足,在他们彭家嚣张。
而且,红薯土地都是彭母帮忙在村里收的,她还能把握一个进货渠道。
大不了把生意给她搅黄了。
但是服装不一样了。
服装都是从别处进货,卖的时候,价格也有浮动,她根本不清楚廖红珠赚了多少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