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这事儿,我牵头(1 / 2)

第639章 这事儿,我牵头

诶,有道理啊,数据如果使用全盘面访问,那这个保护可就没法做了,高总工连这种细节都提前考虑到了。

看来传说中说他不但理论精深,实际应用经验也是极为丰富丶考虑周到,果然不假。

见大家对这个都有了概念,高振东道:「下面我说一下我对磁碟存储结构的设计。首先,这个存储设备的存储盘和读取机构是分离的,和磁带一样。」

高振东也考虑过硬碟的问题,不过仔细想想,在没有巨磁阻磁头之前,硬碟的存储密度不大上得来,哪怕上了密封盘体丶刚性碟片丶高速旋转,其在这个时代最核心的需求——存储密度也是和开放式磁碟相去不远,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靠堆碟片数量来提升容量。

这样一来,硬碟的意义就暂时不是非常的突出了。

这年头,计算机本身速度是不快的,存储设备与计算机性能之间的主要矛盾是容量,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高振东就只好抓主要矛盾。

另外,还有一个主要矛盾是成本,这一点上,开放式可移动碟片就比封闭盘体要优越不少,读取机构带来的成本是一次性的,对于增大容量来说,只要生产碟片就好了,这就很便宜,每一分钱都花到了扩容上面。

硬碟,或者说大容量大密度高速度的外部存储设备,高振东就准备暂时往后放一放。

对于高振东这个想法,大家没有任何异议,在这方面,考虑能比他周全的人,没有,而且是世界范围内。

见大家没有意见,高振东在黑板上画下了碟片示意图。

「碟片的基本结构,刚才我已经说过了,对于碟片本身,我的考虑是柔性材料,也就是塑料,内孔直径2.5cm,外圈在实际读取时留出一定冗馀,内外圈非数据存储区占直径长度共计3cm,剩下一个宽度6cm的环用于存储数据。」

高振东说得很清晰,配合黑板上的图,所有人都没有打断他,因为听得很明白。

「这6cm,我准备划分为20圈,即20条磁轨……」高振东在图上的环里画了一些圆圈。

「每条磁轨分为9个扇区……」他用线段把其中一个圆圈分割成很多段。

「每个扇区512位元组……」他用大花括号把其中一段括起来,写了一个「512Byte」。

池总工已经算完,会抢答了。

「90千字节!」

高振东点点头:「对,90kB。这个容量对于现有的绝大部分应用来说,是足够的。」

其实这不是理论极限容量,不过高振东规划的格式化后容量,就是这麽大。实际操作中,是需要冗馀的,这些会占用物理空间。

这时候的软体,功能没那麽丰富,乱七八糟的其他东西也完全没有,基本上都是仅仅为了核心目标功能服务的,所以这个容量完全够用。

本来可以做双面的,但是高振东考虑到尽量减少第一个里程碑产品的复杂度,增加成功率,加快设备的研发速度,乾脆连双面都往后放放,做单面就好。

这个东西,有和没有才是核心,至于单面双面,交给同志们改进就好。

单面也很够了,后世的5.25寸单面低密盘,容量是180k,和高振东这个设计的区别只有一个——它是40磁轨的。

两者其实尺寸差不多,但高振东考虑到时代不同带来的机械精密度问题,降低了磁轨密度。

这个话题,其他人插不上嘴,因为完全不懂,不过池总工他们就没问题了。

运算所的同志在脑袋里模拟丶计算丶思考了一会儿,纷纷发出了类似后世巨硬比尔.大门的感慨。

「90kB啊,这个容量好大。」

「用不完,真的用不完!」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90kB实在是太大了。」

「够用了够用了。」

「……」

看着他们,高振东的脸颊直抽抽,他也不好吐槽你们别的不说,这方面倒是和门神保持了高度一致。

只好笑道:「这个容量暂时够用,先用着。」

他们在考虑的是容量的问题,但是负责其他部分的同志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三分厂的一批老师傅已经交头接耳商量了一会儿了,这时候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高总工,我们算过,这个相当于是把60毫米分成了20条,每条3毫米,我们不知道别的东西支持不支持,但是在我们这里,纯从机械的方向来说,这个宽度太大了,有点儿浪费。」

共事已久,他们知道高振东对正确意见是非常听得进去,而且是非常乐意听取的,不存在当面指出让他下不来台的说法,他高兴得很,所以直接就指出了在他们看来,高振东设计里的不合理之处。

高振东很高兴,他设计20条磁轨,是留足了冗馀,降低研发难度,只要能够增加,他是求之不得。

「能增加到多少?」

「这个不好说,这东西个头限制比较狠,我们手上的光电编码器和传动机构有些大,做到某些设备的精度是不可能,但是3毫米肯定是太大了。」

某些设备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