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是从宝钗那里得知这种变化的。
很奇怪,这一次黛玉竟没有主动来找他说这种心情上的变化。
但柏杨并不生气, 恰恰相反, 他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黛玉已经可以独立的处理她自己的事情,而不再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也就是说, 她终于走完了柏杨为她规划的那条路,从原本既定的“泪尽而逝”的命运之中, 跳出来了。
他之前所做的一切,终归就是为了这个结果,现在达到了, 让柏杨怎么能不高兴呢?
于是柏杨也就开始认真思量,用什么样的办法让黛玉搬出来。其实之前不是没有机会, 譬如元春省亲前后, 让黛玉装病, 再找人说点儿晦气之类的话,以贾家人之凉薄, 自然不会留她。毕竟若是在省亲时有个什么万一,冲撞了贵人, 那就是罪过了。
然而后来柏杨思来想去, 还是觉得这样太便宜贾家,也太委屈黛玉了。
因为当时的社会现状及其他一些特殊的原因,《红楼梦》全文都写得十分隐晦,故事背景更是被刻意隐去,只有寥寥几次字里行间暗暗提到。这就极大增加了考据的难度。不过,总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寻,所以红学家们对此也都有各自的见解。
其中林家家产的去向,也是红学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林家数代列侯,论出身并不比贾家低,而且林如海自科考出身,又得圣眷,家业想来无论如何没有没落的可能。而当时江南盐商都聚集在扬州一代居住,富甲天下,林如海身为巡盐御史,与这些豪商富贾打交道,纵然自身清正,但官场上的各种惯例孝敬总少不了。这林林总总加起来,不说数百万,几十万家资总是有的。
而林家人丁稀少,在苏州虽还有本家,但关系也已十分疏远,所以黛玉才会继续托庇贾家。当时林如海的后事,更是贾琏带着黛玉回去亲自操办,那些家产最后会在谁的手中,不言自明。
原著之中这笔钱贾家用掉了没有柏杨不知道,但是这一次,没有了薛家的支持,恐怕不得不用。那大观园建好了,宏伟富丽、美轮美奂,但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别人的心血呢?
柏杨觉得,这或许也是贾家这段时间对黛玉格外不同的原因之一,并不单是因为长公主的看重。
——或许他们还合计过,让黛玉嫁给宝玉的可能,因为如此一来,不需要让黛玉出嫁,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来追究这些。所以一直在宝钗和黛玉之间犹豫徘徊,直到省亲过后元妃亲自定下宝钗。
所以在元妃即将省亲的时候,以这样的理由和姿态让黛玉离开,无论如何算不得体面,且还有一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憋屈,最后就被柏杨否决了。
这些事虽然是他的猜测,但是没有八/九分,也有五六分。这会儿柏杨要把人接走,势必也要让贾家将这些东西都吐出来。
这笔钱无论给谁,无论做什么,总好过这么不明不白的被人吞掉。
不过在做之前,柏杨也需要问问黛玉的意思,知道事情具体如何。——虽然当年林如海去世时,她多半只顾着垂泪伤心,管不了那么多事情,但林如海不可能完全没有交代。再有林家从前那些世仆如今在何处,又是什么处境,也要打听清楚。毕竟如今又不是后世,多少钱都是一张支票或者一张卡的事,连银票都少用,而且大户人家多半不会存着太多现银,几乎都是换成值钱的古董家什,要搬动起来,动静绝不会小。而当时见过这件事的人,说不准还能问出几分内情。
黛玉一开始很抗拒这个话题,大约对她来说,虽然已知生活不易,但毕竟秉性里就不爱这些,要为黄白之物同外祖家起纷争,恐怕并非心之所愿。不过柏杨摆事实讲道理,还是让她接受了:就算这笔钱真的不要了,给贾家,也要过了明路,不能这样不明不白。
然后她才说出,其实当时林如海交给过她一个小箱子,说是他日常用的东西,留着给她做个念想。黛玉那时没有多想,况且不必睹物已是十分伤怀,又怎么忍心去看?便只好好的收起来了。
好在贾琏大约也不知道这个箱子的存在,所以贾家没有人问起过。当下开箱检视,果然里头有一份清单,上面罗列了林家所有家产,包括房屋地契、库房物品名册等等。
至于林家的仆人,按照黛玉的意思是,因父亲丧期未过,自己又不能留在扬州守孝,当日是同贾琏商量过,遣散了一部分,留下忠心老成的,依旧在旧宅住下,每日打扫供奉。
柏杨也没有想到会有清单。有了这东西,事情就容易多了。他拿过手中翻看了两页,问黛玉,“妹妹可舍得这些身外之物?倘若舍得,这或许就是你离开贾家的契机。”
“杨哥的意思是?”黛玉问。
柏杨道,“今年冬天雪下得极大,咱们这里也就罢了,再往北压坏了不知多少房屋,冻死饿死之人更是为数不少。前几日朝廷开衙,议的第一件事就是赈灾。然而国库空虚,一时却从哪里筹措来这么多的钱粮?宫中朝中怕都在为此发愁。”
别看京城里因为几位嫔妃相继回家省亲,显得热闹非凡,实际上真正懂得保身之道的人家,都已经开始低调行事,务求不在这个时候惹上头的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