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柳月儿的威胁(1 / 2)

家母,武则天 tx程志 1375 字 15天前

第036章

李贤不想承认,但是柳月儿说的事实,他想反驳也没有办法反驳。

只见是一个约四五岁大的男孩哭了起来,孩子的母亲怎么安抚都没有用,看来似乎是有些饿了。

李贤看着这一幕,没有犹豫,他从自己的马车上,掏出了携带作为干粮,就是用白面做成的胡饼,这种胡饼,类似于死面烧饼,与潼关肉夹馍略有不同,上面带着芝麻。

柳月儿道:“公子不可……”

李贤没有理会柳月儿,而是走向孩子。

看着李贤递过来的胡饼,孩子没有敢接,而是望着自己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满怀戒意地看了看李贤,李贤乘坐着马车,身边前后都是持着刀剑的扈从,哪怕是扈从,穿着也从他们村里的土财主还好。

孩子望着那张胡饼,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孩子的母亲踌躇半晌,还是接了过来,把胡饼子递给了娃娃。

随后,孩子的母亲从怀里掏出七八枚铜钱。

李贤笑道:“不要钱!”

“公子公侯万代!”

孩子的母亲朝着李贤福了一福。

就在这时,无数灾民,特别是抱着孩子的灾民,如同潮水一般涌向李贤。周围的难民们都聚集了上来,他们一个个眼睛赤红,死死盯着李贤。

“公子行行好,给孩子点吃的吧!”

“公子大恩大德,来世做牛做马!”

“公子,发发慈悲吧!”

郭怀亮如临大敌,率领众侍卫死死地挡住这些灾民。眼看着灾民继续往前拥挤,郭怀亮扬起横刀,恐吓道:“胆敢上前,格杀勿论!”

这些百姓看着众侍卫亮起刀,这才感觉到害怕,他们慢慢后退,开始沮丧,绝望,如同木偶一样,向着长安的方向挪动的脚步。

看着这一幕,李贤感觉非常不是滋味。

这还是大唐吗?

这个天下怎么了?

柳月儿道:“大王……大王!”

李贤坐向马车,一言不发。

他甚至不忍心看官道上的流民,然而问题是,没有多久,就让李贤看到了他这辈子颠覆三观的事情,让他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有惊心动魄之感。

在此之前,李贤所想的所做的大多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在这个时代立足,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能够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也没有想过为那些饱受苦难的老百姓去做些什么。

哪怕明明知道江淮洪水泛滥,百万百姓受灾,可是,直到现在,从这一刻开始,李贤的内心开始发生了变化,他开始痛恨自己的无能和无力,他开始为着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做准备。

因为他看到了官道河沟边,有七八名男女老少,围坐在一堆篝火前,用树枝搭成了三脚架,正在烧烤着一只类似于猴子一样的东西。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臭的味道。

李贤当时就吐了。

他不相信,那是一只猴子,猴子虽然像人,但与人最大的不同,不是因为没有毛发,而是人没有尾巴,那个类似于猴子的东西,也没有尾巴。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每当灾荒年月,史书最常见的记载:“饿殍千里,易子而食!”

李贤现在有一个冲动,想把这几个人全杀了。

郭怀亮也看清了这几个人的所作所为,他也气得咬牙切齿。

李贤没有资格去结束这几个人的命,他们其实都是无辜的,关中大旱,这些灾民都是辛勤的老百姓,他们干得比牛都多,吃得比猪还差,偏偏那些公子王孙锦衣玉食,山珍海味。

来到石桥驿站的时候,李贤坐在上房里,一言不发,他心里堵得难受,哪怕两世为人,他也非常爱这个国家。

可问题是,他贵为亲王,面对整个关中受灾,他也无能为力。

李贤知道历史,李治当了三十四年皇帝,其中就有十一年五个月是住在洛阳,其中史书有三次明确提到是因为长安缺粮迁到洛阳“就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而唐高宗李治去世后,随后掌权的武则天二十二年间更是有十九年住在洛阳,其主要也是因为洛阳更加靠近江淮地区等粮食主产地,没有漕运之苦。

很多人认为大唐的衰弱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事实上,大唐的衰弱是从关中开始的,唐朝建立后,缺粮的魔咒仍然像隋朝一样,时时困扰着唐朝历代皇帝,随着唐朝逐渐进入盛世,关中地区人口不断膨胀,而粮食的缺口也愈加扶摇直上。

唐朝初年,长安城每年的粮食缺口约为20万石(每石42公斤,约合840万公斤),最高峰时期,缺口达400万石(约合1.68亿公斤),即使是在“年谷丰登”的丰收年份,唐代长安城也仍然粮食紧缺“人食尚寡”,一旦发生水旱蝗等自然灾害,就不得不东迁到洛阳就食。

明年四月开始,高宗皇帝和武则天就会前往洛阳就食,同去洛阳的不仅有文武百官,还有南衙禁军,共计二十万余人,可关中依旧受灾严重。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当时的粮食运输,仅仅是从洛阳含嘉仓转运进入陕西,1石粮食就需运费五百文,早期长安城每年运粮20万石,就需要运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