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国的分崩离析让它的宿敌八穆国看到了机会,于是在它们两国的争议地区克什米尔,发起了进攻。
企图一举拿下,彻底解决这一争端。如果能够彻底击败阿三国军队,拿下一块阿三国土地那就是最好了。
想法是好的,可现实是残忍的。阿三国军队在面对华国部队时是只老鼠,可面对宿敌八穆国军队就是一只老虎。
看到八穆国趁火打劫,阿三国的政府可没有任何的畏惧,反而十分的愤怒。
堤内损失堤外补,阿三国政府直接就命令军队进行反击,并且用尽一切办法解决了部队的后勤。
这下阿三国的军队如虎添翼,打的八穆国军队节节败退。
即使退到了原来控制线,阿三国军队也没有停止攻击,就这样一直打到了八穆国的腹地。
最后,阿三国军队的后勤有点供给不上了,这才停下攻击的脚步。
八穆国得到缓息机会后,就对原来的宗主国发出了求援,可原宗主国鹰酱这时候可没那个心思管他们两国的冲突。自己灭火都灭不过来呐,哪里能管他们的那些破事。
在求助欧美国家不灵后,八穆国重又把目光投向了一直与他国交好的华国。
待接到八穆国求援后,中央的最高决策层又为此召开了常委会,要确定援助的方案。
对,不是研究是否援助,而是确定方案。华国对朋友,尤其是对被华国确认是小兄弟的八穆国,那是极其慷慨的。
就是在自身最困难的时候,都对八穆国的要求解囊相助。
可是,人家八穆国有事的时候,还是第一想到的是他的老宗主国,而不是对他掏心掏肺的华国。
刘光福得知是这个议题后,直接报病拒绝参与会议。援助他们?有那钱干啥不好。
在直接派兵和直接援助物资两个选择中,常委会最终投票选出的是援助物资。
于是,华国与八穆国之间的公路上,无数的卡车将源源不断的物资输送到了八穆国。
八穆国在华国的援助下,守住了自己的国都一线,两国的战争进入到了僵持阶段。
这一系列的事端发生后,勐拉国与冕滇也因为一个搅事的流浪民族发生了冲突。
这个民族自称是阿拉伯人的后裔,根本瞧不起这些勐拉国的土着,在冕滇境内的时候,还欺负冕滇国教教徒,多次遭到冕滇驱逐。
可就是这样,得到阿拉伯极端分子资助的流浪民族,拥有了自己的武装,还企图建国。
在冕滇和勐拉国之间来回折腾,逼得冕滇军跨境绞杀,勐拉国的军队不宣而战,两国就打了起来。
南亚诸国中号称最能征善战阿汗国,在击败了诸多列强侵略后,就进入到了军阀争霸阶段。
从阿三国流出种族种姓独立潮之后,阿汗国各个有种族支持的军阀,纷纷也宣布建国,通电独立。这下子,阿汗国名义上的政府就名存实亡了。
话在转回阿三国,在与八穆国交锋获得节节胜利后,信心重又回归了。
先是对毫无根基的首陀罗发起了攻击,企图一举击败这些低种姓人。被首陀罗的游击战,打得灰头土脸,陷入了僵局。
后又对各个宣布独立的城邦发起了进攻,在遭受重大损失后,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见打不过阿三国军队,靠近华国藏区的城邦直接就向华国提出归顺,向华国提出加入,这些城邦的民族都是从华国出去的傣族和藏族,都提交了自己民族的迁徙历史。
于是中央就又开了常委会进行研究,这回刘光福出席了,对八穆国无偿援助都不研究,而是落实援助方案。人家祈求加入却要研究,刘光福也是服了。
会议上喋喋不休的说着什么考虑国际影响之类的话,刘光福听着就没有耐心,直接提出对这些城邦加入,采取什么策略进行表决。
刘光福提出表决的方案有三个,
第一个,是让他们自治,除了外交军队,其他都归他们。
第二个,同样是自治,不过采用现在与疆省一样的政策。
第三个,就是采取名义上加入,实际维持现状,就给他们一个名头。
刘光福这一突然袭击,打了众常委一个措手不及,又不好驳了刘光福的面子,于是就开始表决,大家都投票选择了第二个。
当表决结束后,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次会议是研究接纳不接纳那些城邦加入,而不是投票选择那些城邦加入后给的政策。
不过,既然已经形成决议了,也没有人提出来推翻它。
于是,那些还没回到自己驻地的部队,又扭回头进入了那些城邦,接收了当地的武装,开始了对这些武装进行训练和换装。
这个头一开,得到华国甜头的各个城邦,将华国的政策大肆宣传,所有独立的城邦在阿三军队的压迫下,都有了加入华国的冲动。
最有意思的是,旁遮普邦的锡克人竟然给华国中央上书,自称他们的祖先曾生活在天山脚下,后迁徙到了南亚,还郑重其事的交上来一张羊皮书,佐证他们的言辞。
而这些城邦的唯一要求就是加入华国,脱离阿三国,只要给统一的政策就好。
对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