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移民实边(2 / 2)

吕宋风云 葡萄无牙 1736 字 7天前

就比如正在建设中的八打雁钢铁厂房工地,以及附近配套的一些工厂,就前后接受了来自鲁西北和,豫南等地2.37万移民,先后安置进入数十家工厂,砖窑,煤窖,石灰窖等去处,充实劳动力。

马尼拉附近的两座水泥厂也在大兴土木,前后接收了1630多名工人,这都为移民安置工作做出了贡献。

现在已经是4月底,绝大多数工厂陆续开工生产,金沙钢铁厂2号炼铁高炉,于2月份也顺利投产了,产量逐月升高。

可以明显看到

市场上的工业品增多了,商业贸易繁荣了,尤其是棉兰老岛的早期华人移民,在稳定偿还款款的同时,具备了相当的购买力。

当工业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市场时,激起了华人民众旺盛的购买力,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好局面。

尤其是农具和日用品,销售相当火热。

很多华人早期移民家庭中,虽然有农具,也就是一把枪,一把锄头,其他的铁犁,铁钯,斧头,柴刀等这些农具,都要互相借着使,相当的不方便。

现在有条件了,市场上也有供应了,那肯定要置备齐全,免得想用的时候找不到家伙事儿,岂不白耽误功夫?

日用品中的杯盘碗碟,油灯油壶,铁锅水壶,针头线脑之类的东西,有条件的也要买上,慢慢的置备齐全。

居家过日子,少了啥都不方便。

衣服脏了,破了也要扯两块布,回去做件新衣服。顺手买个手绢儿,头巾或者皮带啥的,也是情理中的事儿。

就这么着,市场上渐渐兴旺起来,百货商店,日用品商店的顾客经常川流不息,布庄,粮店生意红火,引得不少华人纷纷加入其中做起了生意。

普通的农户吃惯了大米,也会买些面粉回去炕饼,擀饺子,蒸个包子啥的换换口味,再打点油,割块肉啥的做几个好菜。

按说楚国政府的赋税可不低,田租收六成,赶上大陆的平均水平了。

可只有在南海群岛定居下来,才知道这里面的好。

为啥呢?

南海群岛上的移民大多来自于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来自华南两广地区的正逐渐增加。

在上述地区

很多地方只能种植一季稻或者一斤麦子,华中部分地区种植两季稻,能种植三季稻的极少。

而在气候温润的南海群岛上,平均都是三季稻,而且还可以套种一茬油菜,或者甘薯之类的作物,农田利用率高,阳光雨水充足,农作物的长势又快又好。

前面一茬粮食收割了,重新翻了地晒几天,就可以种下一茬粮食,不用考虑节气之类的因素,对农业生产非常友好。

每户移民平均10亩以上的土地,产出足够吃喝花用,尚有一定的剩余,积攒起来可以逐年偿还贷款和利息。

一般有个五六年时间,就还的差不多了。

华人移民向来以勤恳闻名,对土地和种植的热爱是源自血脉传承。

可以看到

在移民村屯中,基本上每家每户的田都种的很好,平常的日子,村里的男人都扛着锄头下地。

田间地头

男人们劳累之余,三五成群的坐在田埂上休息聊天,喝点带来的水,卷上一根土烟美美的吸着。

看着麦浪滚滚的农田,心中就是最大的满足。

女人则在家割草喂猪,用麦麸子拌上菜叶喂鸡养鸭,打理庭院,带孩子洗衣做饭,有的女人还要背着孩子去放牛。

下南洋至今第三个年头,楚国治下的各府县情况安定,除了偶尔出现的土著暴动之外,大部分地区政通民和,繁荣安定。

这点在早期移民的棉兰老岛上体现的更明显,社会繁荣程度更胜一筹。

楚王郑国辉对当前的局面相当满意,稳定压倒一切,当前以国内建设为主,以妥善安置移民为主。

再过两个多月,北伐成功以来的第二茬粮食就要开镰收割了。

粮食的丰收带来的巨大心理安全感,让饱经动荡的社会民众们,更能够深刻的感受幸福生活,增加对这个新生王国的认同感。

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地方。

楚国如今依然封锁着与大陆的通信往来,两岸间是割不断的血脉关系,这个难点迟早要解决。

郑国辉正在斟酌一个适合的人选,作为楚王特使,前往北平拜见恭亲王奕訢,通过他的渠道直面两宫皇太后,自请为藩属王国。

这也是没奈何的事儿,名不正则言不顺。

楚国民众主体是来自大陆的华人移民,无论现在紫禁城宝座上坐的是谁,拥有二百多年的统治基础,能得到举国上下的认同,那就是显赫的九五至尊之位。

楚国若能得到天朝认同,就像放飞的风筝有一根细细的绳子牵引,终于有了出处,而不是自立为王的草头王。

一个是占山为王的草头王,一个是由朝廷认可的藩王,区别就在这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