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名工人在“荣国府”后院群房中,制作了好几个月。
其中有好几位老艺人,都是旧时燕京“冥衣铺”学徒出身的,手里都有几样绝活儿。
“冥衣辅”在旧时是燕京的特殊行业,它主要业务是两种:一是给办白事的人家糊“纸人”、“纸马”、“金山”、“银山”、“阴宅”等纸扎,因为这些是出殡后都要烧掉的,所以被称为“烧活儿”。
二是擦糊房屋,糊房顶墙面啥的,这也是绝技。
老舍的《我这一辈子》主角福海,就是干这个的。
这种大场面,几位主要女演员,倒都没有戏。
不过她们却也没闲着——被王导临时调动,作为现场分队带队的,都戴顶草帽,顶着大太阳,带着她们各自的队伍,一遍又一遍地在喇叭的号令下,操练着。
夏天就更不用说了,还得独当一面,从道具调度到几个镜头的分配,副导演都没他忙!
王导:忙点好,你也快毕业了,早晚得经历!
夏天怀疑他单纯是偷懒,把活儿丢给自己,然后自己去陪领导!
虽然大出殡规模确实不小,光是“走一趟”都得个把小时,但前期准备也算是做到极致了。
操练时的走动不算,单正式拍摄时全队就走动了三次。
最后三部机器同时拍摄,愣是在自然光下,大半天时间就拍好了。
大场面终于顺利地拿下来了。
能如此顺利,王导和剧组成员脸上都极有光彩,各位相关领导也都频频夸赞王导工作做得极为到位,劳苦功高。
也有几个部门领导打听夏天的:明年就毕业了是吧?那正好啊!我这里缺点得力人手!
然而,其他没说话的领导都异样的眼神看他们:就你们是尖妈生的,我们傻啊?
别说他这能力已经是极为出众了,就算是他没能力,光是有这名气,我们也不能让给你啊?还你缺得力人手,你缺着把你~
……
晚上的时候,领导们也走了,演员们饭也吃了,该哭哭该笑笑,一个个都五迷三道的。
王导整个人就给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萎了!
他在一处台阶上坐下,靠着柱子,腰都挺不直了。
这三年拍摄,几乎把他精气神都耗干了。现在关机杀青了,就有点撑不住了。
夏天拿了两瓶汽水,来到了王导身边,坐到了下边一级——那也比王导高一截。
手里汽水递给王导一瓶,俩人就在这无声的喝。
一瓶汽水都要喝完了,王导算是恢复了点状态,叹了口气:“完事了!”
夏天笑了:“可别,还有后期呢!您也得盯着点不是。”
王导点了点头,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心里是个啥滋味。
从被委任了这个项目,到现在,那就跟梦一样,还得是半个噩梦!
都说看着自己的作品一点点的成型,最终彻底完成,是一种幸福。但并不是所有作品的成型都是顺利的。
西游的难度在客观条件上,再就是因为杨导脾气硬,台里有点子“对头”,但这都是看得见的困难。咬咬牙硬挺就是了!
而红楼这边的难度又不一样了,是“软的”,无处不在又无孔不入!
从作品本身的改编,到拍摄难度,到红学家派系话语争夺,到演员讨论,到影版横插一刀……
原时空编剧周岭写的80回后的情节,本来可以拍12—14集,结果却只拍了7集。
导致看上去情节突兀,虽然是大悲剧结局,符合原著精神内核,但很多人物和线索草草了事。
让人有一种潦草结局的感觉。
其实当时也能拍,钱也能搞,但王导受到的压力太大了,扛不住了。
上头给的,学者们给的之类的,干扰拍摄红楼梦的因素很多——这已经多亏戴、阮两位副台长的大力支持了。
不过这一次有夏天,先是夏天跟人在报纸上骂战,吸引了火力。
后来在红学家争夺话语权的时候,总工程师又说了一句话,把嘈杂声压灭了。
夏天还一直给王导加油打气,提前做了心理预期和心理按摩,这次有更多人更多力量支持他,他算是顶住了。
按计划全拍了不说,还拍了“太虚幻境”等本来想都不敢想的内容。
而白天把不少活儿拨给夏天,自己去那些领导面前说话的时候,他就是说的这个——终于挺到最后了!
王导把喝光的汽水瓶塞回夏天手里:“已经这样了,拍都拍完了,他们就算是枪毙我,我也认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