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钱多人不傻
过了几天,连续换六个地方睡觉的贾蓉又回到了前院。
又过了几天,正在太医院里健身锻炼的贾蓉被叫去了书房。
“怎么来这么慢?”
皇上在贾蓉进来后,就问了原因。
贾蓉回答说:“今天是走过来的。”
皇上皱起眉头,“怎么不骑马了?”
骑马冻脚,贾蓉偶尔也会说点假话,“怕弄脏了宫殿外的地砖。”
皇上吩咐说:“弄脏了就让人清洗,弄坏了就换新的,朕找你来是有事情和你商量,坐下说。”
“谢皇上。”贾蓉看了一下,御书房这里还有几位大学士和一品大官,包括王子腾也在这里。
王子腾本来不想和贾蓉打招呼,担心过分熟悉会引起皇上猜忌。
他是这样想的。
“宁国公!”
“宁国公。”
“宁国公,许久未见了,近来可好?”
附近几位内阁大学士都主动和贾蓉打招呼。
王子腾内心翻涌,这里是能随便说话的场合吗?汗流浃背了啊……
贾蓉没说话,很快在太监搬来椅子后坐下。
皇上看还有其余人在,说道:“赐坐,你们几个也坐下听听。”
众人齐声说道:“谢皇上!”
这大概是王子腾第一次在御书房坐着了。
不过明显不是贾蓉的第一次。
等大家都坐下后,皇上询问贾蓉,“如今国库充足,朕又不想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之前十数日与百官也没有商讨出来好办法。”
“贾爱卿,你觉得国库里的钱应该做点什么好?”
贾蓉回答说:“自然是加固京城要地,以一地而制天下,方为常稳之道。”
皇上来了兴趣,果然有些事情还是要找贾蓉过来商量才行。
“爱卿继续说,如何加固京城,是修城墙?”
贾蓉回答说:“不是城墙,臣最近卖煤的时候听人说铁匠铺都在用煤炼铁,用煤比木炭省钱多了,而且炼出的铁也多了许多。”
“有了足够的铁,就可以制作更多武器军备,京城附近四个州的产量就可以应对一切问题。”
皇上说:“如今天下太平,有太多铁器反而不是好事。”
贾蓉清楚这个皇上一直都是统治者的思维。
“可以做更多农具开荒,提高粮食产量,种植高产作物。”
皇上摇了摇头,“那些高产作物朕知道,若是流民在山间大肆种植这些,反倒是成了祸害。”
皇上早就知道有高产量的作物,但是不想推广。
人吃饱了就容易造反,尤其一些高产作物还容易在山间林子里那种管不到的地方发展,一旦人口多了形成规模,就会出现一次次的造反。
贾蓉知道皇上是什么都懂的,也不傻,就是坏了一点,从驾驭人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那就建造水库饮水,如今城中井水都是苦的,臣和很多王爷家里的用水都是从山里拉泉水,城中百姓吃喝都是用的脏水,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瘟疫鼠疫。”
“不如在远处山里建个水库,再建造专门的水泥下水道排水,将城中污水统一排去专门的河道,沿江而下入海,免得沉到京城地下水脉里,脏了龙脉。”
“臣读过史书,历朝历代王朝末年时,大部分情况都是皇家子嗣稀少出了问题,想来是百万之多的人数百年来不断脏了水脉,致使所有人都逃不掉影响。”
皇上听到后,面露沉思之色,“爱卿言之有理,就钱在引水排水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贾蓉说:“皇上圣明!”皇上又继续说:“可还有钱又造福社稷的进谏,快说出来。”
贾蓉说:“城里土地紧缺,不少人都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臣建议修建水泥楼房,这样可以容纳更多人住下。”
皇上摇了摇头,“爱卿你也说了如今城中人吃马嚼,把水脉龙脉都弄脏了,再多盖房子让人进来,岂不是更严重?”
贾蓉仔细一想,发现自己其实也不喜欢住楼房。
楼房上下太麻烦,不如大宅院住的舒坦。
贾蓉换了个角度劝说。
“让人上楼住着挤在一起,把多余的地方拆了修建商铺或者馆所,一来是水泥楼可以防火,烧起来不容易蔓延,二来只是把一盘散沙的人堆在一起,腾出地方给更需要的人。”
“或者种些树木草,免得城里光秃秃的显得不美。”
皇上觉得可以,又有些不放心,“人都聚集起来的话,闹事了怎么办?”
贾蓉回答说:“京营子弟懒散惯了,正是练兵的时候,而且很多宗室子弟文不成,武不就,又因为没有爵产家产可以继承,过得反而不好,皇上这次大兴土木,各处都是需要人的,何不趁此机会造福宗室闲人。”
“这些人祖祖辈辈都是京城人,正是军中最需要的良家子,个个忠不可言。”
“臣提议,让太子殿下负责此事,也好熟悉几万人的工事运作,了解各个差事同时进行时要注意事情,也学会应对手下贪污和无能之辈。”
皇上点了点头,“太子能力不足,他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