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被嫌弃、羞辱的新选组【7000】(3 / 5)

要。”

松平容保闻言,怔了一怔,像是听见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回答似的。

“肥后大人,当心了,前面的路很崎岖。”

青登的提醒使松平容保回过神来,他当即控稳掌中的缰绳,小心翼翼地驱使坐骑。

在遭受松平容保的严厉警告后,会津军的将士们都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嫌弃新选组。

场面归于平静。

两军行进了约莫半个多时辰后,总算是开进京都的地界,抵达东海道的最后一站——京都的三条大桥。

……

……

京都,三条大桥——

三条大桥是横跨加鸭川的桥梁之一。

桥的西端是一个里程碑,表明距离江户日本桥约500公里。

这座桥最初是在室町时代(1336-1573)建造的,当时它只是一座粗糙的木制桥梁。

天正十七年(1589),在丰臣秀吉的命令下,人们以石梁重建了一座更大的桥身。

新桥长63间(约115米),建在埋在8米深的角石上。

桥下的加鸭川缓缓流淌,对岸的繁华城市的背后,东山三十六峰在阳光下透出青绿色。

当青登和松平容保领衔两军登桥时,“兵戈铁马,顺着桥身大步行进”的这副光景,好不壮观。

幕府新建的战斗部队来了——此则消息如风一般传遍整个京都。

京都的士民们像闻着腥味的猫一样,上赶着跑来围观。

仅须臾,军列所过之处的两侧街边,站满了踮高脚尖、伸长脖颈的围观群众。

京都人朝新选组的将士们投去好奇的视线。

而后者亦用饶有兴趣的眼神打量前者。

包括青登、试卫馆群英在内的绝大部分人,都是首次见到那么多活着的、并非生存于书本上或他人的言传之中的京都人。

两波人就这么互相观瞧。

不得不说,仅从外表上来看,京都人就和江户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光是穿衣风格就很不一样。

谈到江户人的性格,大概可以提到几个关键字:浮世、虚华、及时行乐。

由于频繁的天灾和火灾,江户人的性格里大多有“人生无常,把握当下”的特征。

因此,江户人格外钟意花里胡哨的衣裳,怎么骚包怎么来,很有暴发户的风范。

反观京都人……青登举目望去,发现他们也很喜欢穿鲜艳的服饰。

红的、黄的、橙的……怎么鲜艳怎么来。

但是,京都人在纹饰及色泽的选用上非常讲究,透出别样的时尚感、婉约感。

至于其他的细节处:腰带的绑法、发髻的插放位置等多处地方,亦是独树一帜。

兴许是因为看习惯了佐那子、木下舞的“江户风”,所以青登对“京都风”无感。

虽感不喜,但他也愿意承认:“京都风”确有与“江户风”迥乎不同的魅力点。

然而……京都人的心态显然并不像青登这样包容。

如果说,青登等人在打量京都人时所投射出去的情感,是对于异域风情的纯粹好奇的话。

那么,京都士民们朝新选组投射来的情感,就是毫不掩饰的鄙夷了。

并非心理上的反感。

而是有如上位生物对待下等生物时的那种生理性的厌恶。

某位花季少女一边轻掩朱唇,一边对身旁的友人娇笑道:

“快看呐,他们的穿着好土啊。”

“就是啊,为什么要把腰带绑成那样?难看死了。”

一名老人忿忿不平地跺脚道:

“哼!怎么又有东夷过来了!有完没完了!王城的土地都被玷污了啊!”

他身旁的另一位老人接话道:

“唉……真不想跟这些粗鲁的蛮夷同住在一座城市里啊。”

两个手提菜篮的妇女窃窃私语:

“是我的错觉吗?我总觉得他们臭臭的。”

“我听说东夷都很邋遢的,他们一个月才洗一次澡。”

“啊?真的吗?一个月才洗一次澡的话,那整个人不都成酸腌菜了吗?”

走在最前面,同时还骑着头显眼的大黑牛的青登,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最多的视线。

“他应该就是那个京畿镇抚使了吧?”

“好年轻啊。”

“我若没记错的话,他今年才21岁。”

“21岁……真羡慕啊,年纪轻轻就已位极人臣。”

“他为什么要骑牛啊?像他这种身份的大人物,应该不难弄来神骏的宝马吧?”

“谁知道呢,兴许是他的个人喜好吧。”

“嘿,你别说,他胯下的那头牛长得还挺可爱的,毛茸茸的,而且毛发还特别有光泽,感觉摸起来一定很舒服。”

“他是啥来头?他看起来也不像是哪个藩国的大名?为何那么年轻就能被委以镇抚京畿的重任?”

“他就是那个仁王。”

“仁王?哦,想起来了,就是那个单枪匹马地毁掉关东的清水一族的剑士,没错吧?”

“是的,就是他。我听说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剑术之高超、胆气之豪迈,堪称一骑当